患者中老年男性,65岁,既往体健。因大便次数增多伴粘液血便2月余,确诊结肠癌3天于年9月18日入院。
内镜所见:进镜20cm镜身到直乙交界处,因局部狭窄镜身无法通过,故以上肠腔无法观察。距肛缘12-20cm直肠及乙状结肠下段四壁可见一隆起性病变,表面凹凸不平,糜烂出血,边缘不整,边界不清。余直肠粘膜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息肉,较大者约0.4x0.2cm,较小者约0.2x0.2cm。
咬检病理:腺癌。
基因结果回报:KRAS2号外显子p.G12V错义突c.35GTp.Gly12Val,丰度10.17%;MMR免疫组化:MSH2(+),MSH6(+),MLH1(+),PMS2(+);PD-L1:PD-L1CPS10%;PD-L1TPS5%;Her-2:(+)
-09-30胸部CT平扫+增强: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较大者直径1.8cm
-9-30日腹盆腔CT平扫+增强:直肠-乙状结肠壁增厚,边缘毛糙,考虑乙状结肠癌
初步诊断:1.直肠乙状结肠癌IV期(cTxN0M1)肺继发恶性肿瘤2.直肠息肉
该患者直肠乙状结肠癌肺转移,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晚期,按常规治疗思路可给予患者化疗,以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但考虑到患者相对年轻,平素身体素质较好,为患者争取手术切除机会,以达到更好的预后。医院肿瘤内四科全体专家对患者的疾病状态和患者身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了如下治疗方案:
1.FOLFOXIRI化疗2周期(-10-01、-10-15)再次治疗期间患者大便次数较前明显减少,同时未在出现血便。
2.FOLFOXIRI+贝伐珠单抗治疗4周期(-10-29、-11-14、-11-27、-12-10)从大便情况考虑患者出血风险降低,且耐受性好,故为再次提高疗效,在该基础上添加贝伐珠单抗,进一步提高缩瘤效果。
治疗期间两次行影像学判效肠道病灶和肺部病灶均明显好转(举第2次影像学结果)
内镜所见:进镜20cm镜身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区,因局部狭窄镜身无法通过,退镜直肠可见直径约0.3cm息肉,其余粘膜光滑。
-12-23胸部CT平扫+增强:结合病史,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癌,双肺多发结节,病灶较前明显缩小。
-12-24盆腔MRI平扫+增强:与前片对比,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癌化疗后,较前好转。
经过积极抗肿瘤治疗后,患者肠道病灶及肺部病灶明显改善,且体力状况保持良好。于医院肿瘤内四科牵头下进行了多学科MDT讨论:患者经转化治疗后目前到达了可手术切除的效果,建议停贝伐珠单抗6周后,行肠道病灶根治性切除,肺部病灶通过局部消融手段给予处理,从而使患者到达无瘤状态。特制定如下治疗方案:
1.FOLFOXIRI化疗2周期(-12-24、-01-07)
2.-02-11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只有散在肿瘤细胞存活,病理完全缓解
3.下一步肺部残留病灶行射频消融术,使患者获得无瘤状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