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检测产品,提升息肉检出率,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近日腾讯觅影联合多家医疗机构上市“结肠息肉电子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实现人工智能为临床医生实时辅助提醒,将有效提升疾病早发现、早干预。
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由年的38.8万例增加到年的55.5万例,预计到年结直肠癌新发及死亡人数将倍增。结直肠癌早发现率有待提高,专家解释,结肠镜检查者检出腺瘤的能力易受技术水平、疲劳程度、警觉性影响,还与医生个体差异较大。而肠镜检查繁琐与侵入性,易导致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较差。我国地区经济水平差异、人均医疗资源不足,筛查质量难以保障,更制约了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工作推进。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内窥镜辅助检测技术和产品,可协助医生准确实时检出病灶,减少漏诊,对基层医疗机构意义非凡。早在年,腾讯觅影与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携手合作,推动ai技术在结肠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该研究依托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的“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研究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领导,副主任柏愚教授负责实施,医院共同参与。历经五年长足发展,“结肠ai解决方案”应运而出,方案发挥腾讯积累多年的视频解析技术和影像分析优势,帮助内镜医师绘制人体消化道“隐藏地图”,精准定位息肉坐标。而多医院影像标注质量之时,还有效解决了国内下消化道ai辅助诊断系统缺乏有效训练数据、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两大“卡脖子”难题。
记者获悉,“结肠息肉电子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需配合结肠镜检查,从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输出的视频流中导入视频图像信号,经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后,将疑似息肉位置在视频中进行实时标记,提醒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