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息肉,非常少见,息肉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有些可能已经癌变”,呼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张发明正给14岁的小何进行结肠镜检查,当发现孩子结肠内有20多枚大大小小的息肉时感叹道,“息肉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有菜花状、有分叶状、有球状的、有带着长蒂,有扁平突起的,有些表面结构已经溃烂、还在渗血,最大的直径有3.0cmx6.0cm,最小的也有1.0cm左右”。
“NBI模式下观察,部分息肉表面呈腺管结构改变,是腺瘤!还有很多表面结构已经破坏,可能已经癌变!”,在一旁观看的刘伟琢主任也震惊道,两位主任都表示自己尽管有着近40年的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经验,也很少见到过如此大的息肉,而且是长在瘦弱的14岁孩子身上。
孩子严重贫血,辗转求医
就在两天前,小何(化名)的妈妈走进刘伟琢主任的诊室,讲述小何的病情,眼神中充满期待。“孩子从小就贫血,消瘦、没有力气,吃了多少补品都不见好,半年前我发现她大便经常带血。”
刘伟琢主任打量了一下小何,发现小何略低着头,沉默者,显得消瘦,面色苍白,没有了本属于这个年龄的活力。
要明确诊断,肠镜检查必不可少!
听完小何母亲的叙述,刘伟琢主任对小何进行了仔细的查体,发现小何贫血貌很重,体型消瘦,腹部触诊软,没有包块,没有压痛、反跳痛。
询问小何病情,只说自己乏力,经常恶心、呕吐,有时候有腹痛、腹泻等不舒服,大便不带粘液及脓。经过综合分析,刘伟琢主任考虑小何很可能是结肠息肉导致的便血,需尽快完善其他的相关检查,然后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下微创切除息肉
经过2天的准备,小何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一切准备就绪后,张发明主任娴熟地操作着肠镜,发现了孩子结肠多发巨大息肉,孩子贫血的原因终于明确了。
因息肉过多过大,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营养状况差、手术创口大等问题,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张发明主任决定分次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这一次先把10余枚大的,容易出血,形态容易癌变的切除,待恢复一段时间,再切除剩余的息肉。随后张发明主任为小何进行了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当手术结束后,张发明主任长吸了一口气,感叹道:这是我做过的时间最长的内镜下微创手术了。
经过几个月的调养,小何已经无大碍,小何的妈妈还特意送来一封感谢信!
呼和医院温馨提示:如果你有长期“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