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中国城市第二大高发癌症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也被称为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发生在结肠(大肠)或直肠中。
早癌九成可治,晚癌9死一生
结直肠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癌症之一。若能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可以通过简单的微创手术治愈。这是因为结直肠癌生长的很慢。大约95%的结直肠癌源自肠息肉(主要是腺瘤)。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而从息肉/增生→小腺瘤→大腺瘤→重度非典型增生→早期腺癌→晚期腺癌,这一过程一般需要10年或10年以上的潜伏期,因此只要在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通过肠镜手术切除便可直接防止肠癌的发生。而在50岁以上的人群里,1/4以上的人会产生结直肠息肉。早筛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这些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以及时干预。
肠癌如何早发现?
肠镜
肠镜检查是用来诊断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方式。肠镜是一条1.5米长的可弯曲的软管,末端装有微型电子摄影机,通过肛门进入结直肠,从而观察肠道病变。由于肠镜前期准备繁琐,过程侵入性强,令很多人闻之色变。于是很多人就这样错过了早筛,变成了晚癌。
以上漫画虽然略显浮夸,但依然有一定的道理,做肠镜的确不太嗨森啊!
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一:小于50岁的人要不要做肠镜检查?
一位三十岁出头的朋友,几年前有过几次血便之后,医生建议做肠镜,取出两个小息肉,都是良性的。就在去年,他的父亲查出大肠癌,之前从未做过肠镜。所以,任何人,不论年龄,如果有异常症状,请咨询你的医生,做必要的检查,包括癌症筛查项目。
另外,我们要知道,筛查指南是从人群的,宏观的角度出发,考虑了经济因素,平衡了医疗投入和防治效果之后而制定的。是医生行医的指南,不是铁板一块的律法。癌症筛查,因人而异,因癌而异。
在美国,过去二,三十年,年轻人的大肠癌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可能跟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缺乏普遍的筛查都有关系。
据报道,中国人大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48岁左右,理论上筛查年龄可以比美国的酌情提前。期待大陆医学界的基于大量可靠数据的筛查指南。
问题二:都七老八十了,还要不要做肠镜检查?
美国肠镜检查指南建议,50岁到75岁的有平均风险的人每十年做一次。76岁以上的咨询医生。肠镜检查毕竟是一项侵入性的检查,另外可能还需要做镇静或麻醉。每个人患病的危险因素不同,老年人往往还患有其它疾病。所以,对这个人群,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评估肠镜检查的好处和风险,给出建议。
问题三:听说过肠穿孔感染甚至引发死亡的例子,不想做怎么办?
从统计数据看,肠镜检查导致肠穿孔的概率小于千分之一。但对每个患者来说,只有两种结果,没穿孔和穿孔。跟任何侵入性的操作一样,肠镜检查是有风险的。所以,第一,找个口碑比较好的医生。第二,咨询医生,评估风险。一些做过腹腔手术或者有过腹腔感染的病人,往往有程度不等的内脏组织粘连,严重时会让肠镜检查的操作变得很困难。第三,选择其它筛查方法,比如便潜血检查,每年做一次,没有风险。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再考虑肠镜。
问题四:还有其他更好的体验方式吗?
有!!
易加医平台现引进多靶点早期大肠癌基因检测,不仅实现居家、无痛无创的取样方式,还能提前5年发现肠癌风险!
仅需一份便便
开展基因检测
诊断肠道健康
排查肠癌风险
简而言之,你的便便又可以派上用场了!
交出你的便便给我们做检测
减轻你做肠镜的心理压力噢~
本文部分改编自网络
欲进一步了解粪便DNA早筛
请扫描下方招聘google竞价白癜风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