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范围内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结直肠癌现状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定的CLOBOCAN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估计值数据显示:年全球范围内CRC发病率在男性中居第三位,女性在第二位。病死率仅次于肺癌,居恶性肿瘤第二位。

在我国,结直肠癌是近些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过去10年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多了1倍,而且仍在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

发病年龄一般在40-50岁,65岁左右达到高峰。但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结直肠癌症状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直肠受到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大便次数逐渐增多,且大便不成形,排便也比较费力。

后期会出现便血的情况,颜色通常为暗红色,且量比较多。当出现肠腔堵塞情况时,便会出现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的症状。另外还有,缺铁性贫血、消瘦等表现。

可能导致的原因

1.饮食因素

结肠癌的发病和饮食因素很大关系,长期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使得结肠发生癌变的几率上升。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使肠道菌群参与致癌过程,高脂饮食、红肉在菌群的代谢下会产生硫化铵等致癌物质,通过诱发肠道炎症、损伤肠上皮细胞DNA等方式诱发CRC。

2.结肠慢性疾病

如慢性溃疡、慢性炎症等结肠慢性疾病都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几率。结肠息肉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几率是没有患结肠息肉的5倍。

3.遗传

遗传因素已逐渐成为结肠癌发病的主因之一,家族性遗传肠息肉的癌变发生率更高。青少年结直肠癌一般由家族遗传性倾向。IBRAHIM等报道,大约有10%的青少年CRC有遗传倾向。

4.焦虑、愤怒等情绪

情绪刺激会通过“微生物-脑-肠轴”与菌群形成双向信号反馈,焦虑、愤怒等情绪会影响肠道蠕动功能以及菌群活性,并通过促进菌群穿透黏膜屏障抑制细胞的免疫功能、损伤上皮细胞DNA的方式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5.脾胃功能异常

脾胃功能发生异常会造成肠道菌群与“脾胃-肠“轴正常交互的失调,引起肠道菌群以及免疫功能的紊乱,为CRC的发生提供病理准备。

结直肠癌的危害

1.肠梗阻

一般会导致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出现腹痛、腹胀或便秘等症状。

2.中毒

患有结肠癌后,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的原因,会使人出现贫血、发力、消瘦等现象。

3.腹部有包块

腹部瘤体和网膜以及周围组织浸润粘结的肿块,会让腹部变得比较坚硬,并伴有不规则的形状,还会伴有一定的活动性。

如何治疗

结肠癌的治疗取决于发现时机的早晚,结直肠癌最有希望彻底治愈的就是极早期和早期阶段,进入中期后治疗和护理难度也会随着上升。

早期结肠癌是能够通过手术方式进行彻底根治的,通常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切除肿瘤,大多数也不需要辅助放化疗。手术治疗后大约有90%的患者生存率超过5年以上。

中期的治疗就需要放化疗的辅助。癌细胞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转移,症状会在晚起突然爆发出来,晚期结肠癌患者常见肝转移,也有很多是肺转移。

术后治疗注意事项

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后,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选择饮食。术后通常从饮水开始,慢慢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食物。

等病情逐渐恢复后,可进食一些高蛋白、低脂肪、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一定要要清淡避免油腻。

出院后多吃一些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蔬菜,有助于增加排便次数。以粥、面、豆腐等为主,减少对肠道产生的刺激,避免肠梗阻发生,每天也可适当摄入少量的谷类、肉类、蔬菜以及豆制品,但是不要过多。

如何预防

有研究表明,戒烟、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可以预防CRC的发生,包括每天身体活动至少30min,食用牛奶、谷物、新鲜水果、坚果和蔬菜,以及摄入钙和纤维素。

1.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查

高风险人群如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曾有过消化道症状的人群、有肿瘤遗传史或家族史的人群、曾进行过胆囊或阑尾切除术的人群、以及有腺瘤病史的人群,建议定期接受结肠镜检查。

2.增强免疫力

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刺激免疫细胞分泌IL-1、IL-6,增强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的成熟分化,提供人体抗癌免疫反应。

3.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和肠道菌群可能在癌症预防和抗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食用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预防CRC。膳食纤维是肠道细菌发酵的主要物质,能产生一系列有益代谢物,主要是短链脂肪酸,包括丁酸盐、乙酸盐和丙酸盐。

较高纤维素的摄入可以增加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和丁酸盐产生细菌,如双歧杆菌、厌氧菌、梭菌等,从而纠正肠道菌群结构该白马,恢复菌群多样性。

4.维生素D、A、C、E

维生素D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结构,降低波形(Vimentin)水平进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维生素D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刺激细胞凋亡,抗炎和抑制血管生成,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膳食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E的摄入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5.叶酸

叶酸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研究表明,补充叶酸对结直肠腺瘤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对炎性肠病的患者效果更显著。

当正常细胞叶酸水平低时,细胞将积累DNA损伤从而更容易发生恶性转化,适当补充叶酸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6.钙

钙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必需营养素,研究者发现,膳食钙对结直肠癌有保护作用。从饮食中摄入高剂量钙会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钙通过与有毒的二级胆汁酸和离子化脂肪酸结合,在结肠中形成不溶性钙皂,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钙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刺激分化,调节结直肠癌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和有道结肠粘膜凋亡抑制结直肠癌发张。另外,该蛋白也参与介导钙的抗肿瘤作用。

健康永驻|博愛呵护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dcrzz/7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