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牵头,在《柳叶刀·全球健康》发表重磅论文,专门针对中国人群,分析了中国各个癌种由于23种主要致癌风险而导致的发病比例。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因各种致癌风险导致的患癌比例。
中国常见的致癌因素可分为五大类23种风险因素(详见下表):各省市各致癌因素导致患癌风险比例由23种可避免的导致癌症因素所占比例排名,从高到低,前五分别是黑龙江、广东、吉林、湖北、内蒙古;比例最低的五个是甘肃、云南、新疆、西藏和上海,其中上海只有35.2%的癌症死亡,是全国最低。而在20岁及以上成人中,中国每年有.6万人死于23种主要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占全部20岁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数(约为万人)的45.2%。研究表明,这些致癌风险是可以避免的,这意味着将近.6万例可预防的癌症。我们该如何做呢????????????????1.戒烟是头等大事
建议: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吸烟导致人均寿命缩短十年以上。如果40岁以前戒烟,可以夺回9年寿命。2.控制饮酒
酒精是1类致癌物,每18个癌症里面就有1个和喝酒相关。有充分证据表明酒精会升高口咽、喉、食管(鳞)、胃、肝、结直肠、乳腺发生癌症的风险,还有部分研究显示酒精还可能导致肺癌、胰腺癌和皮肤癌。3.控制体重
肥胖不仅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骨质和关节疾病的风险,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这里尤其要提到胰腺癌,它不仅和肥胖有关,还跟糖尿病有关。4.健康饮食
培根、火腿、香肠、热狗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组致癌物。食用加工过的肉类会增加18%的结肠直肠癌风险。虽然红肉的致癌风险远不及吸烟的风险高,但减少红肉的摄入量,并限制食用加工肉类只会降低你患癌症的风险。有研究显示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诸多上呼吸消化道肿瘤的风险,诸如口腔、鼻咽、食管、肺、胃和结直肠的肿瘤发病风险。5.增加运动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此外,其他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6.远离病原体
对于一般生活中常见的感染,建议如下表:7.进行癌症筛查
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存活就会更大。要定期进行以下癌症筛查: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结直肠癌筛查、丙型肝炎病毒筛查、艾滋病毒筛查、肺癌筛查、肥胖等。以结直肠癌为例,结直肠癌的发病套路非常简单,超过90%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从正常肠黏膜、到长出息肉,大约需要10-30年;从息肉到变成癌,一般需要5-15年时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需要数十年时间。从息肉到癌形成的这段时间,平均有10年时间。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肠镜;出现症状者,则不分年龄,立即肠镜及相关检查。结肠镜是肠道检查的金标准,然而中国肠癌高危人群多达1.2亿人,肠镜检查不足万台/年,内镜医生资源有限、患者依从性低、预约排队时间久,严重制约了通过结肠镜进行肠癌筛查。目前,我国亟需便捷高效的肠癌早期检测产品提高肠癌筛查依从性与覆盖率。根据年10月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粪便DNA检测纳入最新早期肠癌筛查的流程。
居家无创的肠癌粪便DNA检测产品,通过检测粪便中肠道脱落细胞2个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发现早期肠癌或者息肉等。提早五年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结直肠癌,无痛无创,安全可靠,用户居家即可完成采样,操作简单、私密性高。
有趣又有料,致力于肿瘤早筛健康科普更多精彩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