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德签署《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
据工信部网站10日消息,当地时间年7月9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总理府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
磋商后,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代表共同签署了《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
根据《联合意向声明》,中德两国将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加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等在自动网联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多层次交流与合作。
具体包括:推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及应用、促进相关技术要求统一、促进两国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及基础设施数据共享、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推动制定国际统一的无线电频率解决方案、就通信技术统一及互操作解决方案交换信息等,共同推动两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来源:新浪汽车)
2,长城宝马正式签约“光束汽车”发力新能源征战全球
7月10日,在中德两国政府总理的见证下,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与宝马(荷兰)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宝马)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而这次签约,也或将再次激发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变革与活力。
根据合同规定,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此外,新的合资公司面向全球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公司董事将由六名成员组成,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合资公司规划了标准年产能16万辆的国际先进整车工厂,这不仅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新能源汽车迈向国际化的桥头堡。
无疑,此次双方签约,都将在诸多层面产生延展意义。
着眼企业,此次牵手,是长城迅速占领细分高地的有益途径,甚至足以傲视群雄;对于宝马,这或可推进MINI电动车的国产进程,在缓解“双积分”压力的同时,并可在新能源市场实现迅速扩充。
对于行业,中外资本在电动领域的携手合作,这也将促进中国市场该领域技术的长足进步,并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汽车企业全球化进程。(来源:新浪汽车)
3,大众江淮签署备忘录 西雅特将于年后引入中国
7月9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德国柏林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西雅特两方签署谅解备忘录。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与江淮汽车和西雅特品牌共同成立一座研发中心,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车型、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一款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平台。
此外,西雅特品牌将自年至年被引进中国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表示:“发展电动汽车是未来移动出行的重要趋势,而中国将是发展可持续电动出行解决方案的关键市场。能与江淮汽车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这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整体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了解,新的研发中心计划将在年正式建成。西雅特将参股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通过江淮大众增资或者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向西雅特进行股权转让实现。
此外,江淮大众将基于三方各自的技术储备,研发一款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平台。在“RoadmapE”这一全面的电动化战略的指导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江淮大众、一汽-大众及上汽大众将携手引领电动出行的发展,并在未来7至8年间,向市场推出40款本土化生产的全新新能源汽车。(来源:新浪汽车)
4,马斯克将造访上海北京 或推动在华工厂落地
据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称,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将在周二与上海政府参加一场活动,同时与上海市政府代表进行洽谈。
此外,上述消息人士还称,马斯克还将于周三和周四访问北京。关于马斯克的具体行程安排尚不得而知,而特斯拉总部拒绝评论。特斯拉中国发言人也没有回复寻求置评的电子邮件和电话。
不过,业内人士猜测,随着进口关税的上涨,马斯克可能希望尽快在中国落地工厂。特斯拉 去年6月,特斯拉称其正在与上海市政府探索在本地生产汽车。去年11月,马斯克表示,特斯拉预计会从年开始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按照规划,特斯拉在中国将生产Model3轿车和ModelY紧凑型SUV车型。这些车将在中国市场销售,也可能会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其他国家进行销售。
根据年报显示,年,特斯拉在华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同比翻倍。中国也是特斯拉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其中美国市场营收62.2亿美元。马斯克曾表示,在中国建厂可以生产“上千万辆”,同时将售价减少三分之一。(来源:新浪汽车)
5,宝马采购40亿欧元电池 同时与8家制造商在谈判
据路透社报道,宝马采购负责人MarkusDuesmann表示,计划在未来几年从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采购价值40亿欧元(约合47亿美元)的电池。
据了解,这份采购合同包括两大部分,其中约25亿欧元的订单将来自宁德时代的中国厂,而另外15亿欧元的订单则将由宁德时代计划在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富特新建的锂电池工厂生产。这一合约金额较上个月宣布的10亿欧元订单大幅增加。
中国总理李克强于周一访问德国,届时双方将签署建设新工厂的合同。
MarkusDuesmann表示,宝马投资了宁德时代在图林根州的新工厂,但并未透露具体金额。同时,他透露称,宝马投资了电池研究,但尚未决定未来是否会自己生产电池。
他还补充称,宝马目前与两家电池供应商“关系非常融洽”,但可能会增加第三家供应商,并正在与8家制造商进行谈判。
“如果其他制造商投资图林根州新建的锂电池工厂,那么宝马也会很欢迎。”MarkusDuesmann说道。
不过,他表示,宝马没有计划与竞争对手戴姆勒联合采购电池的计划。如果电池续航里程更长或充电速度更快,宝马将极具竞争优势。
戴姆勒表示,其战略是在生产零部件的地方购买零部件。“我们欢迎宁德时代在德国生产电池的决定,目前正在就此事进行谈判,”一位发言人表示。
宝马正在为电池本身采购原材料,比如钴,然后将其转交给电池制造商制造。(来源:新浪汽车)
6,日产承认19款车型排放数据违规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9日,日产汽车表示,承认对其在日本销售的19款车型的尾气排放和燃油经济性进行了不恰当的测量,这是该公司一年内在其检查过程中第二次发现不当行为,并表示将采取适当行动以防止未来再发生此类事件。
当地时间7月9日,该公司股价跌至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下降5%,每股降至.5日元。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持有日产43%的股份,受日产股价下跌影响,雷诺的股价同一天在早盘交易中也下降1.2%,在法国CAC40股票指数中表现最差。
日产承认,在生产日产汽车的6家工厂中,大约进行了2,辆样品车测试,其中,5家工厂的1,辆样品车测试出现了篡改现象,最终车辆检查的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测试环境不符合日本国内要求,而且检查报告都是修改后的测量结果,该问题影响了日产在日本最畅销的Note以及Juke等车型。汽车行驶速度、持续时间以及外部温度,与日本的排放测试规定不一致,而测试设备没有经过适当的校准。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夸大里程数据使其看起来更吸引人。
该事件成为了日本日益增长的数据篡改事件中的最新一例,损害了日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制造业声誉。日产表示,该数据篡改不会影响到日产出口海外的汽车,只会影响面向日本市场的汽车。
日产首席运营官YasuhiroYamauchi向记者表示,“这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个深度严重的问题。我们意识到我们缺乏遵守规定的意识。”并补充道,公司预计将需要一个月或更久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确定其根源。
该公司表示,此次不当行为并未危及受影响车型的安全性,而且里程读数与产品目录中所显示的相符,因此并不需要召回。该公司正在为小批量生产的GT-R跑车收集数据,以确认其符合安全标准。(来源:盖世汽车)
7,采埃孚前CEO加入大众集团董事会 负责采购
当地时间7月9日,大众集团宣布,监事会已任命采埃孚(ZF)前首席执行官Dr。StefanSommer(55岁)为董事会成员,接任Dr。FranciscoJavierGarciaSanz,负责大众汽车公司采购项目,新任命将于年1月1日生效。Sommer于年底离任采埃孚,而Sanz已于今年4月因个人要求从大众离职。
在柴油排放作弊丑闻之后,大众集团对其管理委员会进行了彻底改革。Sommer等7名高管被任命为大众集团管理委员会新成员,只有两名高层管理人员从年9月丑闻以来持续任职。
Sommer在采埃孚五年的任职期间,斥资亿美元收购了天合汽车(TRWAutomotive),帮助采埃孚积累了不同自动驾驶技术。这些技术产品以及采埃孚在变速器和动力传动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为采埃孚与博世、大陆和奥托立夫等对手展开竞争提供了优势。(来源:新浪汽车)
8,宁德时代2.4亿欧元德国建厂 拟于年投产
7月9日下午,柏林总理府,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宁德时代将投资2.4亿欧元(约折合18.7亿人民币),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宁德时代图林根电池生产基地将分两期建设,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计划于年投产,年达产后将形成14Gwh的产能,有望为当地提供约个就业岗位。电池生产基地制造的产品将为宝马、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车企配套。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在欧洲的第一步投资,我们选择了德国。我们希望将全球最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带到德国。通过在欧洲形成本土化动力电池供应能力,我们可以进一步贴近欧洲客户,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更好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
图林根州经济部部长WolfgangTiefensee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宁德时代这样的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领跑者落户图林根州。宁德时代的投资是图林根州过去10年以来最重要的投资之一,无论对于宁德时代、图林根州还是欧洲新能源汽车工业都意义深远。”全球最大的经济和金融分析机构之一IHS公司的电池市场专家HenningWicht也对宁德时代此次动作评价称:“宁德时代是要在欧洲汽车市场上给自己一个战略性的定位。”
对于德国车企来说,由于德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柴油禁令”,传统柴油车势头将颓,汽车新能源的研发投产俨然已经成为了亟需攻占的桥头堡。就连默克尔本人对汽车电池领域也颇为 根据德媒报道的数据,目前为止,德国车企所需电池的90%来自中国。目前宝马在电动车型i3中安装的仍然是NMC电池,可能要等到年才能用上更高级的NMC技术。
《焦点》杂志表示,“观察宝马与宁德时代的合作能否加速宝马的电池迭代,这将会很有趣。”“很难准确了解各家电池制造商最新的技术能力,但宁德时代似乎正在迅速推进其技术,宝马可以从该公司的创新中受益。”(来源:新浪汽车)
9,戴姆勒与清华大学深化可持续交通研究合作
7月9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戴姆勒与清华大学在德国总理府签署合作意向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可持续交通研究领域的合作。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创立于年,结合了戴姆勒的创新实力与清华大学的科研优势。未来三年,该联合研究中心将每年投入经费数百万元人民币,重点扩展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继续推动交通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发展。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先生(HubertusTroska)表示:“中国不仅是汽车产业的引领者,更是全球创新引擎。随着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新项目的拓展,戴姆勒致力于携手中国最前沿的研究机构,进一步推进‘瞰思未来(C·A·S·E)’战略在中国市场的落地。作为中德交通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清华大学-戴姆勒在该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将有助于我们为中国客户带来兼具可持续性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创新出行体验。”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表示:“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将清华大学的强大科研能力与戴姆勒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创新传统紧密结合。随着双方继续扩展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联合研究,我期待双方通过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安尔翰教授(Prof。Dr。HansGeorgEngel)表示:“自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戴姆勒与清华大学已携手数年,通过一系列研究项目共同探索中国可持续出行的未来。此次签约将进一步拓展戴姆勒在华本土研发,我们愿与本土合作伙伴一道,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来源:新浪汽车)
10,英国要求新建住宅必须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能力
去年,英国曾宣布将在年起禁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近日据外媒消息,为了确保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英国一项新提案旨在要求所有新住宅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能力。除了家庭,街道停车位附近的灯杆也将配备充电器。
英国运输部长表示,这是自年发明汽油车以来道路运输最重要的一项变革,充电站的普及将确保电动车司机容易给车辆充电。英国专家估计,到年英国将有3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预计到年将增至1万辆。
近年来英国对充电设施特别重视,不仅仅要求充电站进驻加油站,英国政府还要求全国的公路服务和大型汽油零售商都要参与充电设施建设。如果说有企业不配合,英国政府可能会介入,强制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据悉,为了改装和安装新的充电站,英国政府将投资5.3亿美元用于资助生产和安装必要硬件的企业。作为“自动化和电动车辆法案”的一部分,充电站也将在高速公路附近的服务站实施,并安装在许多传统加油站。
除去强制要求充电站进驻加油站,英国政府新的法案还将未来的自动驾驶纳入规划管理范畴。(来源:网易汽车)
11,蔚来汽车与博世签署协议 开展自动驾驶等领域合作
7月9日,蔚来汽车与博世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传感器技术、自动驾驶、电机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展开重点合作。
据悉,蔚来汽车与博世的合作在蔚来的第一款车蔚来ES8上就有体现,博世为蔚来ES8提供了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智能化助力器iBooster等关键部件。
而本次合作协议签署之后,未来二者还将针对这些部件进一步开发,并应用在蔚来汽车即将推出的其他车型之上。(来源:网易汽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