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健康讲座结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

1月健康讲座:

结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

年1月10日上午9点30分,以“结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为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在长寿邻里分中心二楼的健康交流厅开讲。本期讲医院的江凤翔主治医师主讲,该讲座向社区居民们讲解了结肠息肉与大肠癌的知识。这次讲座吸引了五十多位社区居民的到场参与。

江凤翔医师通过简洁明了的演示文稿,详细地向居民们介绍了结肠息肉与大肠癌的症状、病因、有效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方法。

大肠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大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一般来说结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而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大约为10%。大肠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

大肠癌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由高到低: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发病的男女比率为1.65:1,江浙沪及广东为高发地区。

常见症状:

·早期无症状

·大便习惯改变

·腹痛

·便血

·腹部包块

·肠梗阻

·贫血、发热和消瘦

发病原因:

·95%的肠癌由肠息肉转变

·过程需5-10年

·遗传

·慢性炎症刺激

·生活习惯

·慢性便秘

江医师说到:“早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90%以上,而晚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50%。”因此,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大肠癌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因为在大肠癌发生前,肠道常常有存在很长时间的肠息肉,这是一种有可能转变成癌症的病变。一般来讲,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在这个阶段,我们可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生。

最后江医师向大家重点介绍了肠内镜技术。目前,肠内镜检查已成为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对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大肠息肉,实施内镜下摘除是目前大肠息肉治疗的“金标准”。对于大小不同的息肉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有蒂较大的息肉,可采取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单发小息肉可采取活检钳除法;对于无蒂扁平息肉或很早期癌可采取黏膜切除法;对于息肉较大怀疑良性多发的息肉,无法一次性切除的,可采取定期分次电切治疗;对于不排除恶性较大的息肉应果断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该类患者建议切除后1年内做一次肠镜检查,若情况稳定,以后每2~3年随访1次。

居民们都很认真地聆听,并记录下江医师在讲课中的重点,讲座结束后不少居民向江医师提问,江医师都一一耐心解答。居民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健康讲座,对大肠息肉与大肠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好的预防及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啊
南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