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新闻报道,一位一周至少5天吃烧烤的30岁男士,就医时被查出肠癌晚期。其实在半年前,他就有便血症状,但自认为是痔疮就没太在意,等感觉不放心才去就医时,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也有报道,一位32岁的女士因为腹痛难忍入院,却最终被诊断为肠癌晚期。除平时饮食不规律外,5年前自己腹部开始出现偶尔疼痛和大便隐血都未被重视,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共同发布了一份关于结直肠癌的报告。
该报告通过对99份研究、超过万人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汇总,最后给出相关预防的建议。
为什么会为了结直肠癌的研究投入那么大的精力?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资料显示,结直肠癌位居高发癌症第三!其余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
我国结直肠癌的患病情况也并不乐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年在国际权威期刊《临床肿瘤杂志》的最新报道,我国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五位。
近20年在我国,结肠癌呈现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
开头的两个新闻并非特例,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简单、喜辛辣油腻、久坐、运动量低、不重视体检、忽略可疑症状……这些情况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都很常见。
而且由于年轻上班族对身体异常相对没那么警觉,容易抱侥幸心理,不少患者在就医检查时,往往已经病情严重了。
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与年龄、遗传因素、息肉病、慢性炎症性病变、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相关。在国内稳居癌症榜前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该病发生在我们的结肠部位(就是大肠),41~65岁人群发病率高,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人群发病率高于农村人群。
结肠癌是根据肿瘤局部生长、淋巴结浸润情况以及是否向远处转移进行分期(具体形态可参考上图)。大致分期如下:
I(结肠息肉):某些息肉有癌变可能;
II(原位癌):肿瘤仅出现在肠壁内侧黏膜(还未侵入黏膜下层);
III(肿瘤局限于黏膜下层):肿瘤可能侵入淋巴节,此时早发现早治疗还能取得较好效果;
IV:肿瘤穿透肠壁,甚至向其他器官转移,该期治疗效果可能不理想。
如何防“癌”于未然?
对付疾病能预防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并非能保证百分不中招,早发现+早治疗就是非常重要的办法。
早发现:定期检查很重要,通过筛查,临床上可以发现约39%的早期结肠癌,及时治疗能有较理想的结果。
日常生活应做到:合理锻炼、戒烟限酒、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奶制品、钙摄入充足、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健康体重;
日常生活应避免:久坐不动、酗酒、吸烟、高糖高脂饮食、加工肉制品、吃过多的红肉、肥胖。
生活在肠道的益生菌,可以抑制致病菌在肠内的繁殖,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预防肠癌发生。
而益生元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原有的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黄金益生元肠道添动力
想了解更多肠道健康产品的细节,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白殿风是怎样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