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直肠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直接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其实只要对大肠癌有科学的认知,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大肠癌可防可控。下面我们就说下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使我们远离大肠癌。
肠息肉和大肠癌之间有什么关系?
肠息肉是结肠、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经明确至少80-95%的结肠、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尽早发现息肉这个“元凶”,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将结肠、直肠癌扼杀于摇篮之中。
如何才能早发现结肠息肉?
纤维结肠镜检查被认为是检查结肠息肉的主要手段,在现阶段也是结肠癌筛查和监测的金标准。通过结肠镜可以清晰看到息肉,还可以在息肉上取材几小块肉肉、作病理学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同时,对于良性的没癌变的息肉,通过肠镜切割处理掉,就不至于养虎为患。
应该从多大年龄做结肠镜检查合适?
(1)如果您从未得过肠道息肉(腺瘤)、无直系亲属得过结直肠癌或息肉(腺瘤)、无各种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也没有得过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隆恩病),50岁开始筛查结肠镜,肠镜结果无异常,10年后再复查。
(2)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出现症状后8-10年需要开始复查结肠镜。
(3)既往有息肉的人群,如果息肉小于1.0cm,数目小于2个,并且是较为低危恶性息肉(如管状腺瘤),可以通过内镜切除息肉,切除后5-10年复查。如果息肉数目超过3个或高危恶性息肉,则建议每3年复查肠镜。
(4)有一个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应在40岁开始检查结肠镜。肠镜结果无异常,10年后再复查。如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则根据息肉性质与数目决定下次复查时间。
(5)一级亲属被诊断结肠癌的年龄大于60岁或二级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姑、姨、舅)中有两个及以上患结肠癌的,建议在50岁开始结肠镜检查,肠镜结果无异常,10年后再复查。如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则根据息肉性质与数目决定下次复查时间。
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远离大肠癌?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戒烟限酒;
(2)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尽量避免熬夜或作息时间不规律;
(3)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粗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适当减少纯高脂、高蛋白食物,平衡饮食结构,注意荤素搭配。
因此,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规律生活、适度运动、荤素搭配、戒烟限酒。并且科学肠镜检查,尽早发现疾病、尽早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做到大肠癌“重疾不重”。
—END—
推荐阅读
肠癌筛查,有温柔不粗暴的方法吗?
注意!为何早期肠癌容易被忽视
编辑:侯孟婷责任编辑:姚倩月
贾主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