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直肠癌(carcinomaofcolonandrectum)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手术根治。多久做一次?肠镜痛苦吗?有没有其他替代方法?
筛查对象结肠癌的演变过程
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继续你的三生三世,收获十里桃花。
人群区分
涉及筛查,无论是美国指南、中国指南亦或是爪哇国指南,都首先要把人拨拉拨拉,分为一般人群和具有危险因素人群。
以今年再次勇夺美国最佳癌症中心桂冠的MDAnderson筛查指南举例:
危险因素包括:
得过癌前结肠息肉(腺瘤);
直系亲属得过结直肠癌或癌前息肉(腺瘤);
各种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
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一般人群
NCCN指南推荐,一般人50岁开始可考虑进行筛查,比如结肠镜检查,如无异常,10年后复查。
具有危险因素人群
这一人群又分为好几类,如下
a.既往有息肉的人群:如息肉小于1厘米,数目小于2个,并且是较为低危的息肉如管状腺瘤,则可以在内镜切除息肉后5-10年复查。如息肉数量超过3个或者有高危息肉,则建议每3年复查肠镜。
b.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在出现症状后8-10年需要开始肠镜筛查。
c.直系亲属相关人群:有一个直系亲属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者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应在40岁或者其直系亲属发现肠癌时年龄减去10岁时开始进行肠镜筛查。
筛查方法肠镜筛查
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
常规便隐血试剂
最经济实用的就是,可以发现微量的消化道出血。
这种隐匿性的出血有可能就是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表现。因此,查体时千万不要嫌麻烦而跳过了这项啊。
凯创试剂产品特性
理想的粪便隐血试验最好连查三天。因为肿瘤的出血是间断性的,每次出血量也不相同,增加试验次数可以提高检出效率。FOB辅助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如结肠癌、结肠息肉及溃疡病出血;便于早期发现结肠癌,从而及早治疗;与其它动物血红蛋白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阳性结果仅表明粪便中有人血红蛋白的出现,不能区分出血原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