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的定义
凡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结肠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90%以上的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浸润性/转移性癌,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早期发现结肠癌的“潜伏者”——结肠息肉至关重要。
-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总结一下:不典型。大部分结肠息肉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小部分患者会表现出下列症状:-结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结肠息肉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下列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结肠息肉的分类
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与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肿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发展为结肠癌的风险较高,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为良性病变,癌变风险较低。
-结肠息肉筛查的目标人群
-结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息肉的金标准。经结肠镜行内镜下治疗是结肠息肉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钳除术、氩离子凝固术(APC)、圈套器高频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具有精准、微创、愈合快、并发症低以及经济负担小等优点。-结肠息肉的预防/随访
① 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低脂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的食物;
②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避免过度饮酒;
③ 定期行结肠镜检查:一次息肉切除并非一劳永逸,对于既往有结肠息肉病史、结肠肿瘤高危风险患者,定期复查尤为重要。医生会根据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制定具体的随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