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妇排便习惯改变竟是结直肠息肉茂名石

尚医德、重医术,惠百姓

开启争当排头兵新局面

日前,因排便习惯改变却误以为年纪大肠胃功能差的陈大娘,医院消化内科施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尤其是直肠大息肉这一微创治疗新技术后,解除了威胁生命的恶疾,心里舒坦了。为此,陈大娘深有感受地说,老年人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成形、甚至便血等排便习惯改变的症状,医院确诊病情,尽早治疗,否则将贻害无穷。

据悉,年届八旬的陈大娘家住市区,在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呈颗粒状,间中为线条状,每天排便5至6次。陈大娘自以为肠胃不适,便服食中药治疗,虽然症状暂时缓解,但是没几天又恢复原样,反反复复拖了一年时间还没引起警惕。直到1个月前出现便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肠镜检查,结肠和直肠都长有息肉,而且直肠为荔枝般大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由于结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一种赘生物,可能会发生癌变,必须手术切除。接诊的该科主任缪新副教授如是说。为了搞清楚患者结直肠息肉的类型和性质,明确治疗方案,缪新通过病理检查确诊,陈大娘的结肠为腺瘤性息肉,直肠大息肉为黏膜内癌,即癌细胞仍局限在黏膜内层,尚未扩展到管腔,属早期阶段。

残酷的现实使陈大娘为之愕然:原来排便习惯改变竟是结直肠息肉作崇,尤其是直肠大息肉已经发生癌变,从而担心手术的疗效。缪新抓住时机做好心理疏导,一方面介绍直肠黏膜内癌采用的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这一新技术最大优势就在于微创治疗,只要用内镜就可以直接手术,不仅创伤性小,并发症少,而且疗效可靠。

另一方面告知胃肠道内镜下手术是消化内科的常规手术,成熟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赢得患者的良好口碑,无需担心。陈大娘随即放下思想包袱,欣然接受手术治疗。

施术中,缪新以娴熟的手法先是摘除结肠息肉,后又在直肠黏膜下注射药物,使癌肿抬起来,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大息肉直径达2.5cm,基底宽,表面充血糜烂,手术获得圆满成功。陈大娘术后康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一切指标正常,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专家简介

缪新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消化内科主任

专长: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窥镜的诊断和治疗

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在临床一线工作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扎实。

擅长:消化系统(胃、肠、肝、胆、胰)的诊断与治疗,内镜下食管、胃、肠的诊断治疗,特别对内镜下胃肠止血、息肉切除、取异物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白癜风怎么能控制
白癜风怎么食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