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北院完成首例肠镜下黏膜切除

年10月17日下午,我院消化科在麻醉科团医院北院首例结肠镜下肠息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手术顺利,患者安返病房。

患者李xx,67岁,因大便性状改变于我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息肉样改变,经完善各项检查无内镜下治疗禁忌症,给予行肠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留取病理并送检,手术非常成功,创面平整无出血,目前恢复良好。

那么,什么是EMR术呢?

EMR即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是对扁平隆起性病变(早期胃肠癌、扁平腺瘤)和广基无蒂息肉经内镜下措施(注射和吸引)使病变与其固有层分离,成为假蒂息肉,然后圈套或电切的技术。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能够获得完整标本行病理诊断,扩大了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损伤小、安全性较好,疗效确切,同时能够为患者降低医疗费用,免除剖腹手术痛苦,缩短康复时间。

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内镜下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科室业务新领域的开拓,对推动我区医疗技术进步均有着重要意义。

结肠息肉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粘膜表皮的一种赘生物,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早期的结肠息肉一般无明显感觉,大便也正常,所以只能通过检查来发现。病情较严重时,就会出现便血、且伴有黏液。

结肠息肉是否会癌变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通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病检提示腺瘤性息肉,说明有癌变倾向,要切除并术后还要定期随访;炎症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但如果反复发生,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所以注意自己的肠道健康,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人,同时又有家族性遗传倾向的,要定期行肠镜。

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腺瘤性息肉已被公认为癌前病变,早发现、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结肠癌的发病率,EMR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为患者减少了痛苦,减轻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
儿童会得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