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三大癌症将困扰中国每个家庭!”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说。
关乎每个人的癌症,该如何预防?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牵头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重磅论文,分析的与中国常见癌有相关性的致癌风险因素竟高达23种!
而做好预防,每年可避免万余人死于癌症。
23个癌症可控危险因素大揭秘!
■4种行为因素: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7种饮食因素:
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
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2种代谢因素:
体重超标、糖尿病
■2种环境因素:
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8种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
艾滋病毒(HIV)
EB病毒(EBV)
人乳头瘤病毒(HPV)
华支睾吸虫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各省市各致癌因素导致患癌风险比例
由23种可避免的导致癌症因素所占比例排名,从高到低,前五分别是黑龙江、广东、吉林、湖北、内蒙古;比例最低的五个是甘肃、云南、新疆、西藏和上海,其中上海只有35.2%的癌症死亡,是全国最低。
图片来源/《TheLancet》
而在20岁及以上成人中,中国每年有.6万人死于23种主要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占全部20岁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数(约为万人)的45.2%。
只要防控好这23种致癌因素,这.6万人就可以避免死亡。
做到这7点,击破23大隐形杀手!
分析研究论文中所列出的主要致癌因素,其实这些致癌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究竟该怎样避免呢?现在,就让我们来逐个击破!1戒烟是头等大事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了最新的致癌物清单,其中烟草被列为一类致癌。已证实烟草与肺癌、口腔癌、膀胱癌等几十种肿瘤密切有关。显然,不吸烟,远离二手烟,是防癌的关键。2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酒精是一类致癌物,每18个癌症里面就有1个和喝酒相关。有充分证据表明酒精会升高口咽、喉、食管(鳞)、胃、肝、结直肠、乳腺发生癌症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白酒:每次不要超过1两啤酒:每次不要超过一瓶红酒:每次限制在一红酒杯左右3控制体重肥胖不仅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骨质和关节疾病的风险,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这里尤其要提到胰腺癌,它不仅和肥胖有关,还跟糖尿病有关。体重最保持在标准BMI(身体质量指数)内,即18.5~23.9。此外,男性腰围要控制在90厘米以内;女性腰围不应该超过80厘米。4健康饮食培根、火腿、香肠、热狗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组致癌物。食用加工过的肉类会增加18%的结肠直肠癌风险。红肉也会缩短人的寿命,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特别是当肉被烤或烧烤,甚至是轻微烧伤的时候。从中国整体来看,排第一的致癌风险因素是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占了15.6%,它也是全国14个省的女性第一大风险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克蔬菜,~克新鲜水果。这里刻意强调一下蔬菜应为“非淀粉类蔬菜”,即不以淀粉为主的蔬菜,包括各类叶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秋葵、茄子等都是非淀粉类蔬菜,但是不包括土豆、红薯、山药这类根茎类食物。5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肥或保持体形,而且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运动似乎降低了激素水平,改善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了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也降低了身体脂肪。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此外,其他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美国运动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慢跑);或等量的两种运动组合。6远离这几种病原体我们上文提到了中国常见的8种感染致癌因素,对于一般生活中常见的感染,我们建议:宫颈癌——HPV人体乳头状瘤病毒■途径:性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预防:接种HPV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提醒:感染HPV早期无明显症状,引起宫颈病变后,可能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要及时就医。胃癌——幽门螺旋杆菌■途径:口腔唾液、粪便经手、食物接触口■预防:餐前要洗手,尽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养幼儿。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经常消毒。■提醒:如果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hp感染筛查。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生吃淡水鱼虾等■预防:接种乙肝丙肝疫苗;在献血或输血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好婚检孕检;少吃生的淡水鱼虾。■提醒: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切不可轻视。鼻咽癌——EB病毒■途径:唾液传播■预防:接种EB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7进行癌症筛查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存活率会大大提高。所以体检时一定要重视这6大可预防的癌症筛查: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肿瘤,以下人群需要定期接受筛查:1、没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应该从40岁起,接受每年1次的筛查;2、有以下高危因素的女性应该从25岁开始接受每年一次的筛查:①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②一级亲属在50岁之前患乳腺癌;③两个以上一级或者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者卵巢癌;④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⑤既往行胸部放疗者。筛查项目:首选乳腺B超或者乳腺钼靶。肺癌肺癌在男性当中发病率排第一位,女性中排第二位。建议40岁以上、有以下一项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接受一次筛查:1、吸烟≥20包年,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2、被动吸烟者;3、职业暴露史(石棉、铀、铍等);4、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肺癌史;5、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弥漫性纤维化肺病史。肺癌的高发年龄为45~65岁,对于非高危人群,也可以在这个年龄段进行每年一次筛查。筛查项目:肺部低剂量螺旋CT。肝癌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都发生在中国。建议以下人群,从40岁起开始接受每年一次的筛查:1、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2、长期酗酒;3、非酒精脂肪性肝炎;4、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5、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筛查项目: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结直肠癌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80%以上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的。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可以显著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提高生存率。以下人群需要接受大肠癌的筛查:1、45岁以上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3、既往有结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病变;4、40岁以上有以下症状,大于2周的腹泻、便秘、便血或者大便变细。筛查项目:结肠镜检查。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可以5~10年后再次接受肠镜检查。胃癌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与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建议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筛查项目:首选胃镜,不仅可以确诊,对于早期病变,还可以做治疗。食道癌我国也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对于普通人群,建议从55岁开始筛查。如果存在以下任何一个高危因素者,建议从40岁起开始筛查:1、长期居住于食管鳞癌高发区;2、一级亲属有食管鳞癌病史;3、既往有食管病变史(食管上皮内瘤变);4、本人有癌症史;5、长期吸烟史;6、长期饮酒史;7、有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快、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进食腌菜者。筛查项目:首选胃镜检查。只有胃镜才能够清晰地观察病变,明确诊断。总之,想要发现早期癌症,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的防癌体检项目。当身体出现症状就晚了~每年约个定制化体检才安心!为健康做一份未雨绸缪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