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也是救命良药,成功救回花季少女

“便便”也能治病救人?

是的!千真万确!

如果能捐粪致富救人

你愿意献身科学吗?

近日,一名15岁的花季少女由于感染性休克长期应用抗生素,继发了艰难梭菌感染、伪膜性肠炎,广州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二院”)消化内科采用粪便菌群移植术,重建了她的肠道微生态,使其恢复了肠道功能。

误服偏方,花季少女住进ICU2个多月

今年夏天,琪琪(化名)为了备考体育考试,听信偏方误服了“秋水仙碱”等药物,随即出现了腹痛、腹泻、血便、休克等症状,医院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急性肝功能损害。

但由于病情发展迅猛、继续加重,并逐渐出现呼吸衰竭,全身持续性出血等情况,她被医院ICU进一步治疗。

在ICU,经过2个多月的积极抗感染、护肝、呼吸机辅助呼吸、输血浆等治疗后,琪琪终于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鬼门关,生命体征稍微平稳。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琪琪出现反复的腹泻、恶心、呕吐,几乎无法进食。肠镜检查发现肠道覆盖了大量伪膜性的脓性分泌物,这是艰难梭菌感染、伪膜性肠炎的典型表现。

虽接受了标准治疗,但琪琪的伪膜性肠炎并未明显好转,仍反复腹泻,屏障功能严重受损。于是,家属将她转至广州医院继续医治。

每天腹泻多达20次!

7次粪菌移植为她重建肠道功能

广医二院消化内科主任杨辉教授介绍,琪琪每天除了腹泻多达20次,不能下地走路,全身皮肤可见多处褥疮外,全身皮肤颜色还明显发黑,像个“小黑人”。

这是因为她在ICU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多粘菌素B抗生素,导致了色素沉着,皮肤变黑。停药后,变黑的皮肤才会慢慢恢复。

为此,杨辉教授成立了救治小组及组织了专家会诊。会诊专家一致认为:尽管患者病情重,一般情况差,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但粪菌移植是治疗伪膜性肠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经过7次粪菌移植以及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的支持治疗和护理康复,琪琪的腹泻情况终于缓解,并可以正常进食。复查肠镜提示肠道已基本正常,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

粪便也是救命良药,但筛选严格

杨辉介绍,该院医护团队运用粪菌移植技术已成功救治了多例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病人。

粪便菌群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是消化内科近年开展的一项医疗新技术,是指将健康志愿者的粪便,经过特殊处理后移植至患者肠道,以其重建正常肠道菌群达到治疗疾病效果的技术。年,粪菌移植(FMT)已被写入美国医学指南,用于复发性和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治疗。

另外,粪菌移植也常用于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治疗,且对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肥胖,代谢综合征,帕金森病,自闭症等多种疾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但粪菌移植的关键在于找到“合格的粪便”。

目前,广医二院消化内科正在开展粪便菌群移植术,现公开招募合格健康志愿者捐献粪便。

初筛合格的志愿者,将可免费获得一系列价值元健康体检项目和免费医学咨询。

全部筛选合格者,每次粪便捐献都会获得元补贴。

捐献志愿者纳入标准

1、性别不限,年龄25岁以下;

2、近三个月未服用抗生素、泻药、减肥药、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及其他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结构的药物;

3、无任何已知的传染病、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便秘、结肠息肉或结肠癌、免疫损伤性疾病、代谢综合征、过敏、慢性疲劳综合征、消化道的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的疾病;

4、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如血常规、ESR、CRP、病毒学检测、甲肝、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检测阴性;(本中心免费检测)

5、粪常规、粪便虫卵,寄生虫等检测阴性;(本中心免费检测)

6、无高风险的性行为、6个月内无疫区接触史。

虽献身科学并非易事

但如果你有意向捐献粪便

请如实填写以下问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填写问卷,进行初筛

记者|薛平世编辑|任君飞责编|张秀丽通讯员|徐扬志许咏怡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推荐阅读最新!黑龙江、内蒙古有新增本土病例都是“智商税”!这14种保健品,被吹上天却没啥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