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尿素呼气试验,碳13和碳14有什么区

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最重要的非侵入性方法之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螺旋型细菌,定植于胃上皮细胞表面,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位I类致癌源[1]。尿素呼气试验(UreaBreathTest,UBT)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最重要的非侵入性方法之一,包括碳1尿素呼气试验(1C-UBT)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该检查不依赖内镜,患者依从性好,准确性较高,为Hp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医院。如此相似的1C-UBT和14C-UBT究竟有那些区别?在临床中又该如何选择呢?为了解决大家的疑问,小编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整理如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1C-UBT和14C-UBT有什么不同?(1)相同点:①原理:该试验利用了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大量正常人体内没有的尿素酶对口服尿素的水解作用,尿素被尿素酶水解为NH和CO2,然后扩散到血液中并被肺排出,通过测定其呼出气体中同位素1C或14C标记的CO2变化情况即可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2]。②准确度:一致,95%以上。(2)不同点:①标记同位素:1C是碳的非放射性同位素,非常稳定,对人体无害。14C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但其辐射极小。做一次14C-UBT所服用的一粒尿素[14C]胶囊含有7.5Kbq,放射性活度约为1.59x10-mSv。以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辐射量对比来说,我们一年食物辐射是服用一颗尿素[14C]胶囊辐射的倍,乘坐飞机从东京往返纽约的辐射是服用一颗尿素[14C]胶囊辐射的倍,孕妇所能承受的最大的辐射剂量国家标准为15mSv,约为服用一颗尿素[14C]胶囊辐射的倍。②样品采集方法:14C-UBT只需收集受检者服药之后的呼气样本进行测量,1C-UBT需要收集受检者服药前和服药后的两个呼气样本进行对比测量。③分析方法:1C-UBT:核素质谱法,红外光谱法(临床应用广泛)。14C-UBT:液闪计数仪检测法。④剂量:1C-UBT:检测药品碳1-尿素的含量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性,目前国际上已经批准用于临床的药品含量规格有:mg、75mg、50mg、45mg等,小剂量的50mg和45mg规格一般用于儿童,成人则使用mg或75mg规格,降低碳1尿素含量,则敏感度降低。14C-UBT:27.8kBq(0.75μCi)/粒。2检测幽门螺杆菌,到底选1C-UBT还是14C-UBT?

由于14C有一定的放射性,虽然极其微量,对人体的损害很小,但仍然不适合备孕者、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尽量避免选择14C-UBT。而1C-UBT几乎没有放射性,适合于任何人群。

除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外,这两种尿素呼气试验的区别不大,医生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

尿素呼气试验的注意事项(1)胶囊应整个吞服,不得咀嚼。胶囊如有破损,不得使用。(2)一个月以内使用过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等Hp敏感药物影响试验结果。()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Hp受抑制,有可能造成试验假阴性,应予注意。消化道出血一周以上,不影响诊断。(4)部分胃切除手术可能造成同位素从胃中快速排空或患者胃酸缺乏,导致假阴性。(5)CO2集气剂在使用前不得开启,以免因吸收空气中CO2而影响测量结果。(6)集气剂如有渗漏或变为无色,不得使用。(7)CO2集气剂与闪烁液有一定毒性,严禁内服。如在试验操作中将闪烁液洒到眼睛的敏感部位,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集气剂如有少量吸入口中,请立即吐出,并用清水漱口。(8)装有闪烁液的液闪瓶需回收处理。(9)集气剂从冰箱取出后,须放置室温后方可使用,以免水汽进入。(10)吹气管在使用时要注意方向,滴斗内有突出吸管的一端(较短)插入液面。参考资料:[1]汤朝骞,徐冰.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6(12):5-6.[2]SavarinoV,VigneriS,CelleG.The1Cureabreathtestinthediagnosis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Gut;45:I18-I22.[]CharestM,BélairMA.ComparisonofAccuracyBetween1C-and14C-UreaBreathTesting:IsanIndeterminate-ResultsCategoryStillNeeded?JNuclMedTechnol.Jun;45(2):87-90.doi:10./jnmt...EpubMar9.Erratumin:JNuclMedTechnol.Dec;45(4):16.[4]吕农华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治.[5]胡伏莲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6]黄友娟.浅析尿素14C呼气试验.全科护理..7(4):-.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大高个

本文审核:杨卫生医院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Mary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7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