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患者自述:“我中标了,今年45岁,坚持运动,排便规律,饮酒有些肥胖。今年第一次肠胃镜,结肠癌切除了。无症状并不代表没问题,有症状就说是形成了。早发现是最重要的。”
另外一位患者张先生,今年也是45岁,是一家公司的技术人员,工作稳定,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大便一天一次,没有任何异常,也没有肿瘤家族史。
今年5月份的一次健康体检中,偶然发现直肠有两个约2cm大小的息肉,病理回报: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黏膜内癌。
这着实让张先生很吃惊也很后怕。
医生说,目前已经癌变,如果再晚半年发现,可能就已经是进展期了,预后非常不好,即便能够手术切除,可能也保不住肛门了!
而且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治疗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但现在发现还不算晚,还可以在肠镜下切除,费用只有两三千元。
但张先生很是迷惑不解:
网上不是说癌症上身会有一些征兆吗?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为什么肠癌悄无声息?
95%的大肠癌是腺瘤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一般来说大于2cm的息肉癌变几率更大。
肠道内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
其过程如下:
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转移癌
从腺瘤性肠息肉到形成肠癌,有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平均10年左右;高发年龄段是50岁以后。
所以我们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除此之外,别无良策,因为,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对于晚期癌还是回天乏术。最好的预防就是在40岁以前做个肠镜
尽管改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肠息肉的产生,但任何预防手段都不是%的。最好的预防手段就是在癌变之前做一次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管子,进入肠道后,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整个大肠,由于先进的放大和染色技术的运用,几乎可以发现96%以上的微小息肉(直径小于2mm),早期癌更是不在话下。
为什么非得是40岁以前呢?
因为50岁以后是高发年龄段,大多数肠癌在此时出现典型症状,也叫是进展期之后了;
在40岁前,很可能还是一个息肉,最多属于早癌,就像张先生的这样,可以完全根治,还不用开刀,内镜下就能完成,甚至连住院都不需要。
定期体检→重点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①常吃新鲜蔬果,少吃肥腻、烧烤、腌渍、烟熏食品,戒烟限酒,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40岁以前做第一次肠镜检查,此后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复查,一旦发现肠息肉及时切除。
肠息肉可在检查的同时,顺便切除,患者仅需休息半小时左右即可离开,大大降低患者癌变的几率。所以肠镜检查既能预防,又能治疗,可谓一举两得。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