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子
女贞子
女贞实,冬青子,白蜡树子,
甘、微苦,微寒。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乌发明目。
本品补中有清,熊滋肾水、益肝阴,真阴复则上荣于头目,故能乌发明目,所以肝肾阴亏、虚火内动、骨蒸劳热、腰膝酸软以及须发早白、目暗不明用之甚宜。本品补阴之力虽不如熟地,但补而不腻是其特点。
1.滋肾益肝:用于肝肾不足,症见骨蒸劳热,头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治疗骨蒸劳热,可与生地、地骨皮、青蒿、枸杞子等同用;治疗头晕耳鸣耳聋,可与菊花、天麻、枸杞子、制首乌等同用;治疗腰膝酸软,可与熟地、菟丝子、炒杜仲、川断等同用。
2.乌发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而须发早白或视物昏暗。乌发可与旱莲草、玄参、黑芝麻等同用;明目可与生地、枸杞子、菊花、沙苑子等同用。
生女贞子性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用于肝热目暗、肠燥便秘和瘰疬结核;酒女贞子性平,补益肝肾,乌发强腰,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须发早白。
1.配旱莲草:女贞子益肝补肾,旱莲草汁黑人肾补精,故能益下而荣上,强阴而黑发,二药合用,补肝益肾,功专力宏,对于肝一肾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失眠多梦、耳鸣遗精等证,悉可选用。
2.配黑芝麻:女贞子滋阴益肾,养肝明目,黑芝麻滋补肝肾、润燥滑肠,两药合用,滋养肝肾,用治津枯血燥、病后虚弱、肾亏肝旺、虚风头眩、须发早白。
3.配料豆衣:女贞子养阴益精,清补肝肾,除虚热,乌须发,聪耳目,其药性平和,补阴而不腻滞,但滋阴力弱;料豆衣又名稽豆衣,能补肾阴而养血平肝,清虚热而止盗汗。两药合用,补养肝肾,用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旺头晕目花、头痛头风、虚热盗汗诸证。
4.配川续断:女贞子滋肾养肝,性质平和,作用较缓,可治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虚损而有热象者;川续断补肝肾强腰膝,安胎止漏,治肾虚腰腿痛、妇女崩漏、带下以及肾虚胎动之习惯性流产。两药合用,专走下焦,补肾益精,主治妇女隐疾、性欲减退、阴道干涩诸证。
5.配炒山药:炒山药能健脾止泻,偏于补脾肾而固涩,有补脾而不妨于肾之优;女贞子养阴益精,平补肝肾,性质平和,有补阴而不腻滞之长。二药合用,健脾益肾,不燥不热,寒温适宜,适于久服,可治脾肾阴虚、头晕耳呜、食少便溏、腰膝酸痛等证。
女贞子药性和平,作用徐缓,需久服始见功效。但究属甘苦微寒之品,久服易伤脾胃,如需长期服用,宜加入温运脾胃药。脾胃虚寒者慎用。
内服:6~9克,入煎剂,或熬膏,或入散。
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果实。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生用或酒制用。
《本经》:“女贞实,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生山谷。”
《本草纲目》:“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
《本草经疏》:“女贞实禀天地至阴之气,故其木凌冬不雕,……应是甘寒凉血益血之药,气薄味厚,入足少阴经,……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盖肾本寒,因虚则热而软,此药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
《本草备要》:“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补风虚,除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