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医成长记听故事,学伤寒第三十七回

北京知名湿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9789.html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18dz)

之“长征中医微讲堂”

“小席、小仲,马上到门诊这边来,跟我到南京去会诊一个重病人。”电话那头郭教授的声音伴着少有的焦灼。

0

1

待到大家坐上高铁,郭教授开始诉说起事情的缘由:“刚才院长打来电话,说他南京有个朋友的母亲,今年75岁了,前一段时间查体发现结肠癌肝转移,医院做化疗。第一个疗程还可以,病人没有什么反应。但第二个疗程开始,病人就出现了明显脱发、骨髓抑制。于是,10天前行第三次化疗的时候便又换了新方案,可是病人用了之后更不舒服了,而且2天前出现严重腹泻,现在人都爬不起来了。西医用了止泻药,腹泻有所改善,可其他情况并无好转,所以我们才有了这个紧急任务。”

“现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常用的主要有三个:一个是5-Fu加奥沙利铂的FOLFOX4方案,一个是希罗达和奥沙利铂的XELOX方案,另一个则是5-Fu联合伊立替康的FOLFIRI方案。”席建中显得从容不迫,“根据患者治疗后的表现,前两次应该用的是含铂的方案,所以会有较明显的脱发和骨髓抑制;第三次化疗出现腹泻,应该换的是含有伊立替康的方案,这个药的不良反应就是腹泻。”

仲小依再次被席建中良好的基础知识和缜密思维所折服,不由自主竖起了大拇指。

“当然,现代医学发展越快,带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越多,否则就用不着请郭老出马了。”席建中反倒不好意思了。

“中西医还是各有所长,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否定。那些说中医不科学的,其实往往都是根本不了解中医的;而那些所谓的纯中医,其诊疗的效果也往往有限,尤其是很难避免误诊。”

km/h速度的高铁伴随着欢快的交谈,让1个小时的路程变得格外短。等大家到达南京南站,接站的家属患者已经恭候多时了。

0

2

在路上,病人家属较详细地介绍了病人的情况。这个女病人是一名退休教师,平素身体非常健康,每年都会做一次常规查体。今年春节后不久,患者医院检查身体,后来肠镜发现有息肉,但在住院摘息肉的时候又发现部分肠腔有狭窄,同时上腹部CT发现肝内多发1~2cm的占位和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合病理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继而患者转入肛肠外科,开始行全身化疗,第一、二次化疗使用的是XELOX加贝伐单抗的化疗方案,后因不良反应换为伊立替康联合希罗达再加贝伐单抗的方案。但患者第三次化疗后乏力、萎靡、呕吐非常严重,而且近一两天又出现腹泻,情势非常危急,虽然用了许多药,但除了腹泻有所减轻,其他情况改善不明显。故而家属决定放弃化疗出院,转而寻求中医药治疗。

到了患者家中,主客简单寒暄,便进卧房探望病人。推开卧室的门。宽大的床上侧躺着一个瘦瘦的老年妇女,身子卷曲着,花白的头发所剩无几,杂乱地贴在头皮上。面色有些萎黄,两眼内凹,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

见到有人进来,老太太努力地起来,脸上现出勉强的笑容:“医生您好!本来应该我去上海看您,但您看我这样子那里也去不了,所以麻烦您大老远从上海赶过来。”

“您别起来,就这样在床上就可以。”郭教授亲切地拉住患者的手,同时也明显感到指间的冰冷,“您给我说说现在的主要情况。”

0

3

“我现在最主要的情况是体质弱、吃不下、还拉不停。”老太太喘了口气,“我这个人一直体质很好,平时都自己步行去菜场,家里洗洗涮涮也都不用孩子插手。可病来如山倒,我只住了三次院,情况却是一次不如一次。第三次药水刚吊完,我就彻底趴下了,不仅全身无力,而且见了吃的东西就恶心、想吐,勉强吃下一点,却最后却要连苦水都吐出来。这两天又增加了一个拉肚子,刚开始一天七八次,拉的都是水。医生给开了点药,次数总算少一点了,但还是有三四次。”

郭教授一边听着病人的诉说,一边将右手三指搭上病人的手腕:“你的右手关脉沉细而弦,属胃阴不足、肝木来乘;右寸滑数,膈上有热;右尺滑大,水湿下趋。”

“左手整个脉象弦细,是阴虚肝旺;尺脉不及,当时肾虚不足。现在先天之本的肾脏和后天之本的脾胃都有问题,根本动摇,所以才会证情复杂啊。”

“是不是我没得救了,医生。”病人脸上扔挂着一丝笑容,“您直说无妨,我对生死看得开。”

“还好!虽然你双手六脉的形态变化复杂,但总体还算有力,应该经过调理会有好转的。”

“病人舌苔厚腻,中部罩黄,应该水湿化热;舌边淡紫而舌体胖大,应该是阳气不足之象。”席建中看着患者的舌头,也在喃喃自语,“虚实并存、寒热并见,病机的确复杂啊。”

0

4

郭教授赞许地点了点头,转向仲小依:“你来分析分析吧?”

“患者以呕吐和下利为主要表现,加上精神软、脉虚弱,符合‘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的论述,应该属于少阴病。但患者寒夹热,又似乎不完全符合。”

“分析得非常好!”郭教授赞许道,“善于抓取主症,且脉证之间相互印证,并且对自己的诊断敢于提出质疑。”

郭教授继续说:“其实,这个患者前面的确可能是个标准的‘少阴病’,但是随着病程进展,患者正气逐渐来复,并开始振作抗邪,而邪正交争的过程中自然就出现了部分热象,如口干口渴、虚烦不寐、舌苔泛黄等。”

“怪不得我妈妈这两天总是要水喝,就是半夜也水杯不能离身,晚上觉也睡不好。”老太太的女儿补充道。

“我明白了,患者应该属于厥阴病!记得老师讲过,厥阴病是少阴病中虚寒证的后续转归阶段,此时患者因邪正交争会出现厥热胜负,仲景《伤寒论》中则根据寒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最终是阳复则生,阳亡则死。”

“而且,患者的许多征象也符合厥阴病的提纲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0

5

“听着你们的讨论,把我的病情分析得那么透彻,我怎么觉得我好像有救了。”原来斜躺在床头的老太太突然开始说话了,而且脸上绽放出了笑容,“那我就放心把我这把老骨头交给你们了。”

“您对我们的信任就是决定后续治疗是否取效的基本条件啊。我们中医讲‘六不治’,其中一条就是说如果没有获得患者的信任,医生就不要勉强开药,否则患者用药后也不会取得预期效果。”郭教授笑着说,“而且,药物只能改善您的症状,真正能够拯救您的,是您能否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只要能让我不再腹泻,吃好、睡好,我肯定有信心。”老太太更开心了,“听说上海的迪斯尼马上就要开业了,我还想去看看哪。”

“好!等您恢复了来上海,我陪您去逛迪斯尼。”郭教授也乐了,一边说一边拿出纸笔,坐下来写起处方来:乌梅15g,炮附子12g(先煎),……

文章摘自:“小中医成长记”

更多“长征中医微讲堂的文章”,欢迎点击:

○第一回

○第二回“长沙方服用有讲究,论风寒中西迥不同”

○第三回“桂枝汤变化治喘嗽,辨病机论治可一统”

○第四回“新产妇汗漏用附子,治伤寒首当重阳气”

○第五回“小青龙平喘有奇功,性温燥中病速调整”

○第六回“产后痛妙用新加汤,调营卫桂枝第一方”

○第七回“辨头痛阳明用葛根,除巅疾温肝宜吴萸”

○第八回“皮肤病论治从太阳,疗风疹细说麻桂方”

○第九回“除寒湿麻黄加苍术,论表证病变涉六经”

○第十回“栀子豉加味疗风温,谈外感寒温本一统”

○第十一回“及内传病位涉五脏,观脉证辨治审阴阳”

○第十二回“治热利在腑用芩连,虚寒利在脏宜理中”

○第十三回“治肺炎经方显身手,清肺热石膏有奇功”

○第十四回“温心阳桂枝甘草宜,恋浮阳畜鱼置介施”

○第十五回“病眩晕原是水饮作,温药和主以苓桂剂”

想了解更多,欢迎订阅“小中医成长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l/1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