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石生物新型JAK1抑制剂全球2期临床达

白癜风病 http://pf.39.net/bdfyy/tslf/161224/5153471.html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2月4日,恒瑞医药子公司瑞石生物宣布,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SHR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全球2期临床研究AMBER2(NCT)达到试验主要及关键次要终点。这是继特异性皮炎2期(QUARTZ2)临床研究在年10月取得令人振奋的阳性结果后,SHR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进展。据悉,瑞石生物将尽快启动SHR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全球3期临床研究。JAK是细胞质酪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共有JAK1、JAK2、JAK3、TYK2四种亚型。由JAK介导的信号通路如JAK-STAT通路、MAPK通路和PI3K-AKT通路等,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炎症等过程有关。包括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相关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均与JAK介导的信号通路息息相关。因此,JAK激酶家族已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靶点。SHR是一款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有口服片剂和外用制剂两种剂型。瑞石生物正在全球范围开展多个SHR临床研究,涉及多种免疫炎症性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斑秃等。AMBER2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在中国、美国、欧洲共84个研究中心进行。纳入名既往常规治疗反应不佳及疾病进展的成人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四组:口服8mg每日一次(QD)、4mg每日两次(BID)、4mg每日一次(QD)的SHR片或安慰剂。AMBER2试验主要终点为第8周时达到临床应答的受试者百分比。数据显示,在诱导治疗期结束的第8周,8mgQD、4mgBID,4mgQD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6.3%,46.3%,43.9%vs26.8%)。其次,与安慰剂组相比,在临床缓解率方面,各个治疗组(8mgQD=22.0%;4mgBID=24.4%;4mgQD=24.4%,安慰剂=4.9%)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临床缓解率亦是美国FDA推荐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主要终点的评价指标。在安全性方面,SHR良好的耐受性在本项研究中得到再次验证。各个治疗组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在8周诱导治疗期期间,无肿瘤、死亡、血栓栓塞相关、及重大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的报告。名受试者一共汇报了6例次治疗期间严重不良事件,其中2例来自8mgQD组,2例来自4mgQD组,2例来自安慰剂组。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风险。这一结果,与SHR作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的药物特性一致。AMBER2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表明,SHR片具备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潜质。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见于任何年龄段。该疾病早期诊断相对困难,病程长,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公开资料显示,全球罹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超过两百万,近年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药物,除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基础治疗药物外,上市或在研的生物制剂有抗TNFα、IL-12/23等,但当前现有的治疗方式仍存在临床应答率低,或复发率高等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JAK抑制剂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通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因其疗效确切,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且,口服给药的小分子药物也更方便患者用药。本临床研究的组长单位,医院消化内科陈旻湖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一直是消化科医生日常诊疗面对的顽疾之一,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国际上对炎症发生机制的科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其中包括JAK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研究。瑞石生物的SHR作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非常有希望成为一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秀药物。与瑞石生物合作,参与这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对我本人和所有中心单位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瑞石生物首席执行官王敏(MinWangIrwin)博士表示,这是公司开展的第一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克服了重重困难,例如疾病诊断及治疗复杂、临床研究入组困难以及全球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能在短短的两年内完成试验,充分显示了公司的全球化临床开发实力及临床运营能力。

声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医药观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l/11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