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小编,不会吧??刚看了你发的脸上的色斑有可能是长了肠息肉,你看你看这有资料显示,我国大肠癌每年的新发病数平均以3%~4%的速度增长,这和息肉又有很大关系?!
小编查资料《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每人当中,就可能有2人患上肿瘤,1人因肿瘤离世。男性最易患的癌症按照发病率高低排名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大肠癌、膀胱癌、胰腺癌、脑瘤、淋巴癌、肾癌。女性最易患的癌症按照发病率高低排名依次是: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卵巢癌、宫颈癌、胰腺癌、脑瘤。医院发布该院各科专家集体编制的《人体癌症地图》
(点击图片可以看大图)
你看,肠癌在男性里排第五!女性排第三!!看来,肠癌是常见的癌症呀!如何才能不让肠癌变成常癌呀??小编,你快点去问问医生吧!快快快!”
说去就去,小编今天刚收到回信,看看我们亲爱的消化科的医生怎么说:
亲爱的您好,
您来信询问肠癌是怎么来的,您也知道,医学知识总是太过枯燥,这封信,您可以收藏起来慢慢看,我们就把它称之为《肠癌之路》吧:
大部分胃肠道肿瘤是由息肉癌变来的,还记得您也推过一篇《从“肠”计议,不要轻视肠息肉》(点击可看原文)我们再来看看:
1.
息肉的病理分类与恶性程度
1.增生性息肉: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远侧大肠为多,较小,直径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单发或多发。组织学上此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直径常<1cm,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外形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有时呈桥状,两端附着与粘膜,中段游离。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肉芽组织。
3.管状腺瘤: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组织学表现为多数管状腺腺体,癌变率约1%~5%。
4.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多为单发。一般体积较大,直径多>1cm,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
5.混合状腺瘤:既具有管状腺瘤成分,又含有绒毛状腺瘤成分的腺瘤;其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2.
再看看息肉至肠癌的途径
1.95%的患者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
2.结肠息肉30年左右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
3.结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指已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锯齿状腺瘤、腺瘤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性增生。
记住!胃肠道肿瘤只有通过肠镜检查才能早期发现
3.
还有,肠癌多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因此,40岁以上且从未做过肠镜的人要做一次肠镜检查。而老年朋友更应该多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