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读懂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全程

胃肠息肉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腺瘤性息肉是重要的癌前病变。经内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广受患者欢迎。其中围手术期科学与合理的全程护理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术前护理:

好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1、术前建立良好的心态

术前进行常识和心理辅导,让患者认识到:①经内镜微创治疗手术切口小,创伤小,不易造成肠粘连等并发症,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切口大、吻合口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等弊端。②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③内镜手术治疗费用低,一般为外科手术的1/3-1/2。④术后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患者对手术正确的认知可以减其轻焦虑的情绪。另外我科候诊室配备了视频、影音、杂志及宣传资料等,给病人提供一个放松、悠闲的就诊氛围和环境。

2、重视胃肠准备的重要性

术前充分清洁胃肠道尤为重要,既可以保证内镜下视野清晰,又可以减少创面感染的风险。

术前一天进无渣饮食,如米粥、烂面条、果汁、牛奶等,切勿食蔬菜、瓜果和肉类。

胃及十二指肠息肉术前禁食12小时,至少术前4小时禁水。结肠息肉患者,常规术前4小时禁饮水。在服泻药时尽量来回走动并轻柔腹部,缩短排泄时间,减轻腹胀,避免呕吐。服药后1小时左右开始出现腹泻,最后大便颜色呈清水状无粪渣。服药后出现腹胀、腹痛、剧烈呕吐等症状时,需暂停服用药物。

3、完善术前检查的必要性

术前应完善体检和各种检查,全面了解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发,及时发现潜在隐患,排除禁忌症。如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乙肝、病毒系列检查。对于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等,视病情稳定后再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前一定询问近期是否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氯吡格雷等,如果服用则立即告知医师,建议停药一周后再行手术治疗。

二、术中护理:

配合有技巧,让手术更顺利

1、患者准备:让患者左侧卧位躺在治疗床上,双腿屈曲,全身放松,头垫质地软的枕头,松开领口和腰带,行胃镜者,询问是否有假牙或易脱落假牙再咬口垫。电极板一般贴于患者小腿或者臀部,嘱患者取下金属物品和饰品,以免发生电灼伤。

(图一胃镜诊察)

(图二结肠镜诊察)

2、患者术中配合:普通胃镜手术者,嘱患者在术中自然呼吸,鼻子、嘴巴都可以呼吸,有口水自然流出,不要吞咽,不必紧张,切勿用手拔内镜,这是非常危险的动作,容易划伤食道和咽喉部,甚至会造成食管贲门撕裂,影响手术的进行,也容易损坏胃镜。

三、术后护理:

观察症状、严控饮食

1、术后运动指导:息肉直径<0.5~1.0cm卧床休息6~8小时,1周内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活动,禁止使腹压升高的活动。无蒂息肉直径>1.0cm卧床休息2~3天,2周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避免用力下蹲或做屏气动作。

2、饮食护理:通常在手术当日禁饮食,术后1-3天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果汁等;之后可以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牛奶、豆浆等;渐至有营养、易消化的软食,如软饭、切碎煮烂的肉、菜等,忌烫、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需用缓泻剂(乳果糖等),避免大便摩擦创面引起出血。

3、术后并发症护理:出血和穿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体温、腹痛、大便色泽、形状等,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冷汗、腹痛腹胀加重、黑便、呕血等,应立即告诉医生,进行相应处理,避免不良后果出现。

4、防感染、治疗高血压:术后应注意保持肛门和外阴的清洁干燥,手术创面较大者视情况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有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术后应及时恢复常规治疗药物,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以防血管内压力增高引起手术后出血。

5、出院指导:患者饮食要规律,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引起继发性出血。如出现腹痛、黑便、呕血,医院就诊。术后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下蹲,避免热水沐浴,禁止剧烈活动,6周内避免持重物、长途步行。术后复查尤为重要,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复查时间(3月~1年)。(文/胥潇编辑/胥潇)

良好的术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正确的术中护理是手术顺利的关键,严格的术后护理是术后生活质量的保障,科学的全程护理为手术的最终成功保驾护航!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镜中心护理团队本着以“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全程的护理”的理念,立志为患者的健康不懈努力!(文/胥潇编辑/胥潇)

更多消化病相关精彩内容,敬请







































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
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l/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