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请搬好小板凳,安静下来。
今天,小编要与你分享一个感人的故事。
泪点低的朋友请备好纸巾哦!
先来看一条短信。
这是8月26日清晨,我院党委书记王云清收到的一条短信。
自年从徐医院,每年的8月26日,一条满载感恩之情的短信,都会如约而至。
19年前,王云清任徐矿二院骨科主任,王延生是一名普通井下矿工。
如果没有发生那起严重工伤事故,他俩的人生或许永远没有交集。
突如其来的危难……年8月26日清晨4点。
急促的电话铃声,把王云清从睡梦中惊喜。
“抓紧来院,抢救工伤!”电话就是指令,时间就是生命。
飞一般的骑行速度。不到10分钟,他就赶到了急救现场。
这是一起惨不忍睹的工伤事故。
伤者诊断书如是记录:煤车撞击,致骨盆骨折,髂外动脉断裂,臀、下肢、下腹壁肌肉广泛坏死,尿道、直肠断裂,肠脏器外露,休克。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脑补一下当时的画面,恐怕都会不寒而栗。
南京请来的两名省专家和徐州市专业医疗团队相继会诊。
“前不久我们抢救一个类似伤者,还没这么重,都没成功。”
“最多还有48小时,准备准备吧。”
“伤得太重,没有希望了。”
……
王延生的父亲被医生叫到门口,目光呆滞,已经说不出话来;怀有近3个月身孕的妻子早已哭干了眼泪;花甲之年的母亲晕倒在地,送进了急诊室;单位工会同事默不作声地拿了照片离开……
目睹这一切,王云清落泪了。
“他才28岁啊!家里的独子,刚刚组建小家庭的顶梁柱,尚未出生的孩子的父亲。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
不离不弃敢于担当勇于挑战抗休克、截肢、分次清创、换药、右半骨盆分次切除、残留臀部皮瓣扩张牵拉,覆盖下腹部肠脏器,结肠造瘘、膀胱造瘘,救治期间输血ml……
短短几十字的救助方案小结,历时半年多,凝聚着王云清和医疗抢救组成员难以量化的心血汗水。
回忆当时的情形,王延生饱含泪水,非常动情。
“十几天没回家,衣不解带,每天的衣服上都有层厚厚的汗碱。”
“夜里换药好几次,每次都好几个人抬着我,他近1米8的大个,都是蹲着甚至半跪着给换药,汗水滴了一地。”
“那几个月,他明显瘦了一大圈。”
“一个多月后,我苏醒过来。父亲拉着恩人的手,哽咽地对我说:‘儿啊,好好看看,这是救你命的大恩人啊!’”
……
王云清谈起这件事,最大的欣慰是:当时做手术,我幸亏保留了他右臀一块相对完好的皮肤,最后靠它发挥大作用,一点一点牵拉到前面,包住右下腹脏器。否则,后期恢复不会这么快这么好。
王延生醒来那一刻,王云清的眼眶也红了。
他为创造了生命奇迹感到自豪,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
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此时此刻,小板凳上的朋友,你有没有被他们感动到?
8.26,新生纪念日从那之后,每年的8.26,王延生都把它当作自己的生日。
清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王云清发短信。
汇报+感恩+祝福,这是十几年来不变的主题。
如果说,能活下来,是个生命的奇迹;
19年过去了,王延生依然健在,谈笑风生。这不能不感慨,徐矿集团的医护人员,创造了医学界的一个奇迹!
“感恩你,给了我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前不久专程来参加徐矿医疗百年庆典的王延生,面对镜头,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今年18岁的女儿,毅然选择了护理专业,圆了她儿时的梦想。
生性乐观的王延生,没有被这次灾难击垮,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
一年多前,他拖着残疾的身体,考取了C5驾照。
除了轮椅之外,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小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