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啦,亲爱的,什么事那么着急?
今天同事去做了肠镜检查,发现肠子里有好多息肉,医生说以后要当心……她爸爸就是直肠癌,现在她吓得不轻,怎么办~~~
肠息肉是什么东东?
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息肉一般都比较小,细长弯曲,形状不规则,一端游离或两端附着在肠壁上而中间悬空,像桥一样。没有确定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
肠息肉是怎么长出来的?
排便、饮食、基因、遗传等因素都有关系。
√机械损伤和大便刺激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饮食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结、直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则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炎性刺激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非特异性直肠炎、晚期血吸虫性肠炎等,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基因突变和遗传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家族性息肉病,有明显的家族史。简单的说,只要父母有一方携带突变基因,则其子女中就有一半会发生家族性息肉病。哪些人是肠息肉高发人群??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长期摄入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年龄50岁。建议上述人群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肠息肉平时有什么症状?
腹痛,是肠息肉早期症状中最典型的一个。
常见症状还有便血、便秘,腹痛一般出现在中腹部或者肚脐周围。大部分呈现为间歇性疼痛,在进食后慢慢缓解。由于腹痛早期一般不会被重视,会加大之后的治疗难度。所以,出现长期腹痛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医院进行肠镜检查。肠息肉究竟会不会癌变?
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肠息肉是否癌变,还与以下因素有关:?数量越多,越容易癌变:单发的腺瘤癌变率为20-30%,多发的癌变率就高达30-80%了。?位置与大肠癌的好发部位相符合:直肠和乙状结肠腺瘤发病率和癌变率最高,横结肠最低。?年龄越大越危险:60岁以下的癌变率为10-20%;60-69岁癌变率为15-25%;70岁以上的癌变率为>30%;80岁以上为>50%。?腺瘤越大越容易癌变:≤1cm的腺瘤癌变率为1-2%;1-2cm癌变率为10-20%;≥2cm癌变率为30-60%。?病理类型:管状腺瘤最多见,癌变率最低;绒毛腺瘤发生率低,但癌变率最高。肠息肉能预防吗?
戒烟戒酒、忌辛辣食物,保持乐观情绪!
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多吃高纤维食物;远离烧烤、腌渍、快餐等垃圾食品。划重点:
大肠息肉切除很简单,绝大多数只需要内镜下切除就可以了,和做个肠镜差不多,一般不需要开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可不是一切就完事儿了,切除后再检出率高达86%,术后一定要系统复查!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复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复查一次。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要更加密切的复查!国医堂专家温馨提醒:
如果你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请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健康—。
名医档案胡秀芝胃肠科主任
坐诊时间:全天
从事胃肠疾病临床诊疗工作三十余年,在胃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上有独到之处,深受患者好评,在胃肠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口臭、便秘、胃肠息肉、胃食管反流病、早期病变等消化道疑难杂症。
gyt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