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患者越来越多,如今结直肠癌在我国常见肿瘤中发病率已经飙升至第三位。日前,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何晓生副主任医师团队利用12余万人长期随访大数据研究发现,进展期腺瘤和≥1cm锯齿状息肉患者将有较高风险继发结直肠癌,该研究成果为现有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监测指南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将会保障患者得到更精准更及时的诊治。相关研究发表在胃肠病学领域最为权威的《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IF=19.)。腺瘤——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前奏”据介绍,如今结直肠癌已是发病率排名第三的常见肿瘤,其癌前病变分为两大类:腺瘤(包括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以及传统锯齿状腺瘤)。众所周知,结肠镜筛查是肠癌最好的预防方式,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并予以切除,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何晓生表示,如若经结肠镜发现癌前病变,则建议患者接受结肠镜监测以防止继发结直肠癌的发生。在现有文献的指导下,欧美国家制定了肠道息肉切除术后监测间隔时间的指南,然而,由于缺乏大型人群长期随访的数据,这些指南循证医学证据质量并不高,且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存在分歧或者说尚未有结论的是:
发现1-2个小于1cm的管状腺瘤,推荐下一次肠镜监测在未来的5年内还是10年内?
发现1-2个小于1cm的绒毛状腺瘤,推荐下一次肠镜监测在未来的3年内还是10年内?
既往很多的无蒂锯齿状病变都被归为增生性息肉,直至近10-20年才慢慢鉴别。无蒂锯齿状病变是目前被广泛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多少长沙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l/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