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肠癌(结直肠癌)是第二大癌症致死原因,年年估计13.4万将诊断患有大肠癌,其中4.9万人将死于此癌。年中国新发大肠癌患者37万人,19万人死于大肠癌,全球范围内年结直肠癌估计新发病例万(1,,例,占所有病例的9.7%),为第3位最常见恶性肿瘤。预防大肠癌需从其前身大肠息肉开始。
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如果我们肠道内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小的“肉疙瘩”称为息肉,继续生长可变为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
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过来的: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但有的人也可以进展的很快。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从很年轻时肠道就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息肉,癌变再所难免。通常来说息肉的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容易出现,但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其可能在比较年轻时就已长出息肉,因此患癌的风险比一般人更大。
息肉主要的类型
大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向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不需要住院,内窥镜下的微创手术就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虽然大部分医生根据经验,肉眼下大致可以判断良恶性,但活检后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其中因此检查出肠道息肉都需要活检做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确诊,判断其恶变的可能性。
治疗与复查
目前阿司匹林等一些药物可能有助于预防息肉新生,但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治疗已形成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效果确切,是治疗的标准。通常来说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如果判断其是良性的、且小于2cm,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如果怀疑息肉已经恶变或者直径>2cm一般先取活检,待诊断明确后做相应处理。
发现息肉,即使是切除了息肉,肠道内环境没改变,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复查。基本的原则是:
1.单个的良性息肉摘除后,建议5到10年复查。
2.多个的良性息肉摘除后,建议3到5年复查。
3.恶变程度高的良性息肉摘除后,建议1-3年复查。
筛查及预防
大肠息肉的发生原因还没有分确定,与个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饮食习惯有关,临床观察中发现西方的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大肠息肉。因此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加工肉制品,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息肉的发生。绝大多数大肠癌都是从大肠息肉演变过来的,因此50岁以上或大肠癌高危人群(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素加工肉制品饮食、肠道息肉病史、肥胖、糖尿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至少应该做一次肠镜,如果有息肉可以在其未“进化”为大肠癌的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如果没有说明您的肠道还健康,应该继续保持。
附:年大肠癌筛查的最新推荐报告
6月15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大肠癌筛查指南的最新报告,以下是简要摘述。
USPSTF强调,已经有确切证据证明,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大肠癌筛查,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50岁开始做筛查,一直持续到75岁。75岁以上人群是否需要筛查,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需要考虑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之前的筛查情况。
USPSTF在年发布过一个大肠癌筛查指南,当时推荐的筛查方法只有三种:结肠镜、粪便潜血检查和可屈性乙状结肠镜检查。而版指南中推荐的筛查方法增加到七种:
1结肠镜
对普通人群,结肠镜检查建议每10年做一次。这种方法能够避免每人中的23人死于大肠癌。
2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
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应每年做一次。根据USPSTF的模型预测,这种方法能够检出每一千个筛查者中约22例大肠癌,从而避免患者死亡。
3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
FIT的精确度比粪便隐血试验更高,也建议每年做一次。使用这种方法,能够避免一千名筛查者中的22人因大肠癌而死亡。
4单独乙状结肠镜检查
单独乙状结肠镜检查可避免一千个筛查者可能的20例死亡,建议每5年做一次。
5乙状结肠镜+FIT
每十年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联合每年一次FIT检查,可避免一千个筛查者23例可能的死亡。
6多靶点粪便DNA检查
粪便DNA检测可每年一次或每三年一次,取决于生产厂家。每年筛查一次,可避免23人死亡,每三年一次,可避免一千个筛查者可能的20人死亡。这种方法的假阳性率比FIT高,但单次检查的敏感度也比FIT好。
7CT结肠镜
CT结肠镜检查可避免一千个筛查者22例死亡,建议每5年做一次。
原出处:1.US预防服务工作队.Screening大肠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声明。JAMA.6月15日..
来源:消化病科普,美国大肠癌筛查指南,医脉通,华人一点通编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