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经常运动是高龄心脏病患者的一剂良药,即使70岁、80岁甚至更高年龄的患者都能从运动中获益。那么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该怎么进行运动呢?
一、能不能运动?
心律失常患者是可以运动的,可以运动的类型和相关强度要看患者本身心律失常的类型。
绝大多数的良性心律失常(指发病时不会影响到血压等生命体征不会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早搏、绝大多数房性心律失常等)患者在未发病情况下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运动,但建议开始运动时以小运动量运动为宜,如:打太极、做广播体操、步行、快走、走跑交替、骑自行车等。
二、运动量多大合适?
运动量是否合适一般通过主观感觉和心率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来进行判断。
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进行判断:锻炼时轻微的呼吸急促应该在休息大约4分钟后明显减轻,同时心律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否则运动量就被视为过大了。要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锻炼的时候不要引起身体特殊不适。
三、运动频率多少合适?
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推荐,每周4~5次20~30分钟的低运动量耐力运动,或每周3次以上中等量耐力运动,每次持续从事40~60分钟。
合理的运动计划包括:5~10分钟的热身活动;20~30分钟耐力运动或有氧运动;5分钟的放松阶段,逐渐减少运动。
所以易康菌要提醒心律失常患者和平时爱好刺激运动或长跑的小伙伴们,要注意身体反应,尽量不要带病上阵。用健康的运动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哦。
Tips1洗澡后敷面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