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已经明确:95%以上的大肠癌就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摘除大肠息肉可以有效阻止大肠癌的发生。那么,大肠息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肠息肉是什么?
大肠息肉是指大肠粘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广义的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根据息肉蒂部情况分为:有蒂、无蒂、亚蒂。
肠道息肉的分类有哪些?
肠道息肉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
1.幼年性息肉:
常见于幼儿,多在10岁以下。常发生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
2.炎性息肉:
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糜烂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虽然炎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大肠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诱发癌变,宜及时治疗。
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故又称癌前息肉,有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而绒毛状腺瘤最易癌变。
一般人的大肠息肉大多是这种癌前息肉。在临床上经结肠镜摘除的息肉,其病理检查大多是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上皮内瘤变是癌前病变,也就是说向结肠癌变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有些甚至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这与癌十分接近或就是早期癌了。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呢?
发生肠息肉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感染
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
2
年龄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
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
生活习惯
低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
遗传
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一般对于肠息肉,如果息肉小,数量不多的,早期多没有明显的症状的,而也有少数患者可出现一些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症状:
便血
1
如果是结肠息肉的,那么最容易出现便血现象,而当出现便血时,不少患者会以为是痔疮,从而没及时进行防治,从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其实痔疮和肠息肉便血症状是不一样的,痔疮引起的便血多是在大便后滴血,血色为鲜红色,平时不会出血,不过对于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它常是混杂在大便中间的。
大便习惯改变
2
当患上肠息肉时,患者可有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或是出现便秘,不明原因的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如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反复出现,或是伴有腹痛现象的,那么就要引起注意,很可能是有肠息肉,要及时就诊检查,以便确诊。
大便形状改变
3
对于正常健康的人来说,粪便应该呈圆柱形,而如果有息肉在结肠腔内,可以压迫粪便,从而导致排出的大便形状会变细,或是出现扁形,有的还会出现血痕。
肠道息肉的治疗
目前肠镜下切除息肉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息肉切除的方法很多,例如氩气刀烧灼术、圈套勒除术、高频电切术等等,大多可以将息肉完整切除,切除标本必须送病理检查。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医院融媒体中心
供稿:刘东阳
编辑:康秀娟
审核:张龙敏
监制:于树旺
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更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资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