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出现年轻化的趋势,绝大多数病人当发现有肠道癌症时,已经处于中晚期!
一、为什么要做肠镜检查?
肠镜一般是指大肠镜,具体做法是将肠镜插入至回肠末端5~10厘米,通过肠镜检查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大肠有无病变,肠镜检查可以满足全部结、直肠区域的检查需要,肠镜是大肠疾病的金标准,可以早期发现肠道癌症,《柳叶刀》一项研究表明:做一次肠镜,可使17年内肠癌的风险降低30%左右!
临床上95%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的,而肠道息肉,一般需要15~20年时间从良性发展到恶性,如果能早期发现肠道息肉,再用肠镜切除息肉,那么患者息肉癌变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生存率可达90%以上。
肠镜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在做肠镜检查时,如果发现有肠道息肉或者有肠道组织的病变,要么可以立即切除,要么可以顺便取活检。结肠镜的筛查敏感性高达90%以上。
二、哪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5~74岁人群中每两年行大便潜血检测;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如果有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型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大肠腺瘤性息肉,最好每1~2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这22种情况建议做结肠镜检查!
(1)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2)大便有黏液、脓血者。
(3)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
(4)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
(5)大便变细变形者。
(6)长期腹痛、腹胀者。
(7)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贫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12)慢性结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
(13)怀疑结肠肿瘤,但钡灌肠X线检查阴性者。
(14)腹部CT或其它检查发现肠壁增厚,需要排除结直肠癌者。
(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确定出血原因,必要时可镜下止血。
(16)曾患过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
(17)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18)已发现患有结肠息肉,需在结肠镜下切除者。
(19)结直肠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20)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21)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22)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特别提示:便血≠痔疮
痔疮、结肠癌、直肠癌、肛裂、直肠血管瘤等都可引起便血。痔疮患者便血久治不愈应高度怀疑直肠癌。
三、如何预防肠癌?
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非常容易被漏诊。包括便血,黑便,排便习惯改变(突然便秘或腹泻,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等),腹胀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等。
想要预防肠癌,以控制体重为中心,改变相关行为生活方式,具体需要做到这些:
1、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2、优化饮食结构,多摄入高纤维食物,避免高脂肪饮食、过多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制品;
3、坚持规律的运动,健步走是很好的运动,尽量做到日行一万步;
4、保持良好的心情。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