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马某,女,52岁,近半年偶有大便带血,-03-3行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不规则隆起型病灶”,病理示“腺癌”。
病例2:
陈某,女,54岁,反复大便难解0年、偶有大便带血2年,-06-02于我院行肠镜检查示“直肠隆起浸润型病灶”,病理示“腺癌”。
以上2个病例,无一例外在出现便血症状时候,当成了痔疮,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疗。
同样是便血,也有及时检查的病例,从而及早发现避免了悲剧发生:病例3:某男,57岁,间断大便带血2月,-03-09于我院行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息肉样隆起”,病理示“腺瘤性息肉”。这种情况就是癌前病变,算是发现的非常及时,在内镜下切除,就能避免发展成癌。
如果当痔疮拖延几个月,甚至一年,那就不好说了。
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高、88%的病例曾被当成痔疮!
20年以前,中国的大肠癌的发病率是0/0万左右,到了年,已经到了20/0万,增加了一倍,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达到了30-35/0万。
每年约有40万人被诊肠癌,近20万人死于肠癌,其中85%发现时候已经是中晚期,5年存活率低于30%。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结肠癌当中,超过一半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这种类型的大肠癌早期多半是以便血为主。可是我们总是认为“十人九痔、十女十痔”,总会把便血误认为是痔疮,或者是因为担心肠镜检查有些痛苦,抱着侥幸心理而不愿意进行肠镜检查。因此,人们遇到便便带血,超过90%的人会当成痔疮处理,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买点痔疮药。实际上,这就是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直肠癌病例,在获得确诊和治疗前,都曾经被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过,70%-88.57%的病例曾经被当做痔疮治疗。造成便血的原因有多种其实,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复杂,除了痔疮、肛裂和肠癌,还有很多种疾病也会出现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便血;比如溃结、克罗恩病、胃癌、肠套叠、大的肠息肉、小肠出血、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以及某些口服药物,也会引起便血等也能引起便血。便血的量、颜色、伴随症状也不相同。因此一旦出现便血,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当成痔疮。发现便血怎么办?发现便血,我不想教大家怎么去鉴别什么是痔疮,什么样的是癌;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我建议,先去看肛肠科,医生通过肛门指诊或直肠镜,就能确认是否是痔疮出血;如果不能确诊,那就找消化内科做一次肠镜,结直肠镜检是发现大部分结直肠疾病的金标准,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逃过它的眼睛。因此,一旦感觉排便异常,要找医生看看,不要自以为是地下判断,40岁以上最好无症状体检时做个胃肠镜。出现这五个症状,要小心肠癌!结直肠癌早期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仍会隐约释放一些信号,提醒你癌症的存在。如果出现了如下症状,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是痔疮,需要立即重视起来!症状一: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如果原来规律的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经常排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就一定要警惕肠癌了。这多是由于肿瘤堵塞肠道,肠道变得狭窄,粪便不易通过,便秘就发生了。此时,还可能伴随着肛门下坠和肛门不适感。症状二:出现血便便血是肠癌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红色。可与大便同时出现或在便后出现,同时伴有黏液。痔疮和肠癌导致便血最大的区别就是:痔疮导致的便血呈喷射状或滴状鲜血,而肠癌引发的便血则为暗红色,还伴有黏液,一定要学会区分。症状三:疼痛、腹胀、消化不良肠癌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一般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疼痛的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有轻有重,主要是肠梗阻造成的。而腹痛或者是腹胀前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后期逐渐转变为持续腹痛和腹胀。症状四:便便变形肠癌还会引起大便变形,可呈细杆形、扁带形或茶褐色的大便。如果平时的便便很粗,突然间变成了铅笔一般细,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出现了。肿瘤变大,就会影响便便排出,所以会变细。因此,上完厕所后要自己时常看一眼,对及时发现病情很重要。症状五:出现里急后重肠癌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还会出现排便不尽和里急后重的感觉,所谓“里急后重”,就是指自己肠道不舒服,还想要再去厕所,却拉不出来东西、下身坠胀的感觉。需要说明的是:一旦出现以上信号,往往病情已经不轻了。因为大肠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它大多起源于不起眼的小息肉,而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达5-5年之久,静静地长大后,才会突然发难。我们可以赶在它癌变之前、或者刚刚癌变,就要发现他、切掉它、复查它,就能杜绝癌症上身。
很简单,就是40岁前做一次肠镜。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