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新发约万癌症病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全国都有8-9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虽然医学技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内已经取到了突飞猛进的创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晚期癌症而言,依然是个难题的。
因此,健康人尤其是肿瘤高危人群的基因检测,对于早期发现肿瘤,提高肿瘤生存率,至关重要。
肺癌:每年1次低剂量胸部CT
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长期吸烟的人群,每年1次低剂量胸部CT!
胃癌:每2年1次胃镜检查
40岁以上,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各种各样“老胃病“、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烟酒史人群,每2年做一次胃镜。其他的上消化道造影、血清蛋白酶源检测等,作为辅助手段,胃镜是最优选。
肠癌:每年大便潜血3-5年肠镜检查
50岁以上的正常人,建议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测,又便宜又高效,敏感度高达90%以上。
对于潜血有问题,或高危人群(有肠癌家族史、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腺瘤或者长期大量烟酒史等),推荐定期肠镜检测。
普通人群,50岁以上,也推荐每隔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肝癌:AFP+腹部B超
在中国,超过80%的肝癌患者,都是由于乙肝病毒或者丙肝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导致的。
对于有肝癌家族史、肝炎病毒携带者或者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建议每半年筛查血清AFP水平+腹部B超。正常人,可以每年或定期复查。
食管癌:胃镜检查
40岁以上、食管癌家族史、长期烟酒、长期烫食、长期腌制食物等人群,每年1次胃镜。
乳腺癌:乳腺X线
普通人群,40岁以上,每1-2年做1次乳腺钼靶检测。
高危人群(具有乳腺癌遗传倾向、既往胸部放疗、有小叶重度增生或原位癌),每半年筛查一次,除了钼靶,还推荐乳腺MRI。
有明确BRCA基因突变等遗传性因素的患者,建议咨询专业医师,这个太复杂了。
宫颈癌筛查:HPV+宫颈细胞学
我国超过90%的宫颈癌都是由于HPV病毒持续感染导致的,而HPV感染通常从有性生活开始就是高风险了。
因此宫颈癌筛查,从有性生活开始一直到65岁,每年3年一次HPV-DNA+宫颈细胞学。如果有阳性发现,缩短筛查的间隔(比如每半年一次、每1年一次等)。
鼻咽癌:高危人群,EB病毒筛查
鼻咽癌是中国特色的肿瘤,全世界超过一半的鼻咽癌病人均在中国,尤其是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
鼻咽癌中95%的病人与EB病毒长期慢性感染有关,因此鼻咽癌的筛查,推荐EB病毒DNA以及鼻咽镜检查。
正常细胞转变成癌细胞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慢慢发生的过程。但大多数肿瘤在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这也是肿瘤“一发现就是晚期”的原因所在。
简单查体很难发现肿瘤,比如用一般的胸片无法发现早期肺癌;诊断也是复杂的,往往不能依靠单一手段来实现。体检的整体效率比较有限,这往往就是我们得到了正常的体检结果,却在不久之后被诊断为肿瘤的原因。
除了正常体检,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建议去做个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像通过肝癌、胃癌、肺癌、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基因检测项目,排查身体的遗传缺陷,防癌于未然,做到疾病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
公司产品
●精准筛查:基础慢病易感基因筛查、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肝癌等肿瘤、心脑血管、代谢类疾病、男性及女性疾病等基因检测。
●儿童系列:儿童潜能基因检测、儿童安全用药与微量元素检测、儿童微量元素与饮食、儿童过敏易感基因与用药。
●精准用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胃肠等精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