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结肠息肉 >> 结肠息肉症状 >> 秦皮

秦皮

《伤寒论》中有一首著名方剂叫白头翁汤,是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四味中药组成。在离抗菌药物出现还有上千年的东汉,无疑是治疗“热利下重”的特效药。

今天大家共同学习这四味中的一味药--秦皮。秦皮最早药用见于《神农本草经》。秦皮是什么植物的皮?《中国药典》秦皮:“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栃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Hance、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szaboana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stylosa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

注:《中国药典》给的这些植物名字,在《中国植物志》上对应:苦栃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Hance:可能是《中国植物志》的“花曲柳”,“大叶白蜡树”。尖叶白蜡树FraxinusszaboanaLingelsh搜索不出来,无论是中文名字,还是外文名字,不过应该是“小叶梣”。白蜡树和宿柱白蜡树与《植物志》名字基本一致。

万荣县有白蜡树吗?有,不多!医院有很大一棵,个别的乡镇路边有栽培,很多人不认识,包括以前的我,也不知道白蜡树皮就是秦皮。

《中国药典》:

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除《药典》功效外,有报道有“止咳平喘”作用,白蜡树皮制成1:1浓度液,雾化吸入,每次吸入30分钟,每日1次,每次2毫升;或制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3克),每日3次,每次2片内服。对咳、喘、痰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据《中药大辞典》介绍:“商品秦皮,除上述品种外,目前(注:年版)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以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作秦皮用,但据《本草》记载,秦皮应为苦枥白蜡树的树皮。两者的区别:苦枥白蜡树皮常呈卷筒状,易成层状剥离,水浸液黄碧色,有蓝色萤光;核桃楸皮常呈扭曲状、绳状,不易成层状剥离,水浸液黄棕色,无萤光。”注意鉴别。

我个人认为核桃楸树皮“收涩止痢”作用并不比秦皮差,因为核桃楸树皮含有大量鞣质。

关于秦皮在白头翁汤中的作用,与其它三药“清热解毒”为主不同,秦皮苦寒性涩,主要起收敛作用,因本证赤多白少,故用以止血。当代名医郭生白:“秦皮苦涩性寒,清热止痢,本能功效是对肠排异的,就是把痢菌从肠里排出来。”意思是说本身作用并非“杀菌”,而是是减少细菌和毒素的吸收。

经典阅读:《神农本草经》:

味苦微寒。

主风寒湿痹,洗洗(1),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生川谷。

《吴普》曰:岑皮,一名秦皮,神农雷公黄帝岐伯酸无毒,李氏小寒,或生冤句水边,二月八日采。(《御览》)

《名医》曰:一名岑皮,一名石檀,生庐江及冤句(2),二月八月采皮,阴干。

案《说文》云:梣、青皮木,或作(左木右上宀下帚)。《淮南子》倜真训云:梣木,色青翳。高诱云:梣木,苦历(3)木也,生于山,剥取其皮,以水浸之,正青,用洗眼,愈人目中肤翳。据《吴普》云:岑皮,名秦皮,本经作秦皮者,后人以俗称改之,当为岑皮。

注:

1、"洗洗"是什么意思?朋友知道的留言。

2、冤句:古县名。一作宛胊或宛句,故城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

3、历:枥

医院外聘专家坐诊时间

1、放射科专家:医院影像科主任郭兴华,周六早上。

2、彩超专家:医院彩超室主任,周六早上。

3、妇产科专家:医院妇产科主任王转爱,周六早上。

4、心内科、肿瘤科专家:医院内科主任徐天锁,周日早上。

5、骨科专家:运城市中心医骨科副主任丁建峰,周日早上。

6、康复理疗科:医院康复理疗科杜亚洲,逢8(8号、18号、28号)坐诊。

7、儿科专家:医院儿科张小学教授,不定期坐诊,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z/1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