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
要淡定
小王一向身体健康,1年前随好友驾车出游时出了事故,把小王吓坏了。从此落下了腹痛、每天泻3一4次水样便的毛病,便前左下腹痛,便后就消失。
更让小王恼火的是,每逢精神紧张,如为领导办重要事情、外出处理要务、路上交通队塞,甚至儿子考试成绩欠佳时,不争气的肠也会跟着“闹情绪”。
他去消化内科做过多次化验,均未发现异常。后来做了结肠镜检查,大夫说他太紧张,肠进痉李得打不开腔.他也觉得特别疼痛,但查后结果仍正常。专家的最终结论是:肠易激综合征。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些困扰?
有急事却突然有了便意且无法忍耐;吃了冷辣生鲜等食品后,马上拉肚子??多数人并没有把这些症状当回事,往往简单地将其归咎于肠胃不好。殊不知,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源于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也会闹情绪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15%,西方国家的发病率约10%~30%。
该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情绪障碍,如典型性焦虑或抑郁等。患者会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腹胀腹痛反复发作等症状,进餐后症状加重,
排便、排气后缓解。
从症状类型来看,可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患者。腹泻型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呈糊状或水样便,或伴有黏液便;便秘型患者每周排便次数不超过3次,排坚果样或硬便,或伴有黏液便,排便费力,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患者也有可能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发作的情况,且检查结果显示无明显异常。该病发生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就是肠道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性。
从饮食上来看,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品和奶制品等不当饮食,会成为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诱因,诱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心理因素对胃肠道功能也有显著影响,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都可能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而患者在病症发作期间情绪不稳定也会加重病情,心理与肠胃互相影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道题可初步确诊
由于多数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不足,以为自己只是偶感不适,所以就诊率相当低。很多患者会随意服用一些消化类药物,甚至随便服用抗生素。
殊不知,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乱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等不良反应。
那么,如何区分是否患病?可以先做以下测试:
⒈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而排便、排气后症状改善?
⒉是否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同时伴有粪便外观改变?(简单说,就是有没有便秘或者拉肚子。)
⒊以上情况是否已持续超过6个月?
⒋以上情况最近3个月内每月是否至少发生3天?
如果你符合以上四条,则可以初步确诊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当然,医院,医生还会帮你排除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炎性肠病、肠道感染、结肠憩室、结直肠肿瘤、乳糖不耐受、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胰腺炎及胆系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
这个肠易激综合征没什么追求,一般不会发展或演变成恶性疾病,但作为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功能性疾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鉴于肠易激综合征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发病病因或诱因众多,个体化差异大,因此需要重视不同的症状表现。
患者应及时就医,了解自身疾病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和当前病情发展程度,在医生指导下,正确规范地进行药物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解痉剂缓解相应症状,以及止泻剂/导泻剂对应改善腹泻/便秘的症状。还可通过益生菌调整肠道有益菌群,减轻腹部不适症状。
对上述治疗无效且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剂量抗焦虑或抑郁药。
饮食疗法
◆剔除饮食法: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泻症状。生活中,要将患者不能耐受或过敏的食物,从日常饮食中剔除,如咖啡、海鲜、乳制品等,这样可避免诱发胃肠道反应。
◆增加膳食纤维: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便秘症状。饮食中可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如香蕉、桑葚、葡萄柚、胡萝卜、芹菜、燕麦、红薯、魔芋等。
心理治疗
◆心理认知:对患者耐心讲解,给予更多关心。
◆松弛训练:增加盆底松弛行为训练,以改善便秘等症状。
◆催眠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
中医认为该症是由肝气太甚,脾气太重,肝木乘土(脾)所致。治疗原则是泻肝柔肝,培补脾土。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对脾胃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诊断、辨证论治、治疗确有独到之处。
中医治疗以痛泻要方最有名。选用燥湿和中,健脾补虚炒的白术10克;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的白芍15克;理气醒脾健胃的陈皮10克;升清舒脾止泻的防风10克。脾虚甚加炒苡仁30克、扁豆30克、淮山药30克;肠鸣加砂仁10克(擀碎)疗效更好。肠易激的患者平时注意戒怒,工作压力不宜过大,注意精神修养。
肠易激综合征是个新病名。原有五花八门的名称: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激惹性结肠炎、刺激性结肠炎、神经性腹泻、功能紊乱性慢性腹泻、结肠神经症、结肠过敏症、脾曲综合征、粘液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痢疾后结肠功能紊乱、胃泡征候群等等。
近年研究证实,它是肠道功能紊乱造成的全身功能紊乱性疾病,重点表现在结肠症状(腹痛、便秘或腹泻,便带粘液而无脓血)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宜慎诊慎治
因为这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也即非器质性的病变,在诊断中要认真确定能否排除其他的疾病。
——END——
文字:摘自网络,侵立删
李增烈孙晓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