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结肠癌,谁之过

众所周知,95%的大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需要5-1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做个肠镜,发现并切除它就能有效规避患癌风险。

然而,就有很多人以各种理由拒绝肠镜,最终酿成大祸,悔之晚矣!

统计资料显示:40岁之前,腺瘤(息肉中的坏蛋)检出率比较低,40~50岁之间,腺瘤检出率明显开始上升,结肠癌的检出率很低。50~60岁,腺瘤检出率比较高,结肠癌检出率开始上升。60~70岁,腺瘤检出率依然比较高,而且多发。结肠癌检出率处于峰值。因此,40岁以后就有必要做个肠镜检查,若有家族史,必须做肠镜检查。一般人群,50岁以后必须做肠镜检查。下图为结肠脾曲侧向发育型息肉。有人很恐惧结肠镜检查,怕痛、怕喝泻药、怕查出问题,做个肠镜需要下很大决心,甚至需要筹划一年半载,甚至数年之久。有些人无论怎么劝,都不愿意做肠镜检查,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事实上,结肠镜检查如果方法的得当,尽管会有腹胀不适等,但一般都在承受范围,更何况目前有无痛肠镜,患者睡上一小觉,在不知不觉中检查就完成了。清肠剂是不大好喝,但一般人也可以耐受,真受不了,可以分次服用,但肠道一定得准备干净,否则检查风险高,还容易遗漏病变。查体的意义在于没有症状的时候发现问题。事实上,消化道早期癌都是没有特异症状的。换句话说,早期癌的特征表现就是没有特征,和普通的炎症没什么区别,甚至很多早期癌都是查体发现的。下图为横结肠息肉(腺瘤)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率,5%~40%不等,依腺瘤性质、大小而定。所以,发现腺瘤性息肉后一般建议切除。切除息肉有出血、穿孔的风险,依息肉大小、形态、部位、手术医生护士操作经验及具体采取的方法有关,也与术后饮食、活动、用药相关。切息肉前,需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活血化瘀药物。一般停药一周以上比较安全。当然,能否停药,还需参考相关科室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不要轻易停药。另外,术前还需化验凝血功能,正常后方可切除。下图为横结肠息肉(腺瘤)从一枚息肉,发展为癌症,需要很长时间,有资料显示一般大于5~10年,但也有发展较快的,这与发现息肉的性质、大小、数目及全身状况等相关,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息肉切除后,也需要定期复查。下图为结肠肝曲癌。癌,不是一天长成的,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预防结肠癌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按时查体,定期查体,切除腺瘤性息肉。正如扁鹊所言: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转发是一种爱心,分享是一种美德!

看/肛/肠/病/到/西/大/桥

赞赏

长按







































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z/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