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指生长自结肠粘膜而隆起于粘膜表面的病变。根据病理可分为增生性(化生性)、炎症性、肿瘤性(腺瘤性)。
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息肉,根据情况进行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医生会告知我们要定期复查肠镜,但是定期复查概念很模糊,那么应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肠镜?
1、为什么要查?谁要查?
(1)大部分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但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十余年。
(2)高风险人群建议40岁开始就要进行肠镜检查,以后每5年复查一次,或由医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筛查方案;
何谓高风险人群:
·以往体检过程中出现过大便潜血;
·发现过结肠腺瘤或以前患过癌症;
·长期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有2周肛周症状(出现大便频繁、腹泻、便秘、腹痛、便血、大便形状改变)等的人群;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对于无特殊风险人群,美国癌症协会建议45岁开始就要进行直肠癌筛查,可以先做高敏感性的粪检。
2、肠息肉摘除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呢?
(1)发现结肠息肉后应及时切除,息肉切除后仍可能再长出新的息肉,到75~80岁才会逐渐停止。
敲黑板!!
肥胖、高血脂和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长息肉。
(2)镜下微创切除息肉创伤小、恢复快,但是息肉的残端易复发长出息肉,局部复发率可达10%~35%。
(3)弯曲的肠管腔成袋状形成视野死角、肠道准备不充分、检查时肠管的痉挛等原因,极易造成息肉漏诊。
(4)有研究发现65~75%息肉切除后又有了新生或复发的息肉,将其再次切除,会大大降低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3、术后多久复查?
对于结肠息肉摘除术后何时首次复查肠镜?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推荐结直肠癌高风人群:
(1)首次检查未发现异常的,建议3年。
(2)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的,建议在1~3年内,最好1年。
继续敲黑板!!
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适用于所有人群)
(1)肠道准备欠佳,未能达到高质量肠道准备;
(2)肠镜检查未能到达回盲部,未能完成检查;
(3)结肠癌术前因肠管狭窄未能全结肠检查;
(4)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
(5)大于1cm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
(6)大于1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
(7)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下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时。
4、首次复查后,还要再复查肠镜吗?
(1)首次复查肠镜发现长有息肉并进行切除,根据息肉病理特点再来确定下一次复查时间;
(2)首次复查肠镜未发现息肉,多数国外专家推荐3~5年再复查一次肠镜,国内专家意见不统一,一项研究认为2年再复查一次肠镜是合理而经济的;
(3)随着年龄增大息肉生长减慢,专家认为超过80岁可不再复查肠镜;
(4)息肉切除后如出现便血、腹泻和腹痛等临床难以解释的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