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便的形状变成扁平型的
一般的情况下,人的大便的形状是圆柱形的,假如感冒着凉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拉稀的现象。所以说如果肠道有了息肉,无论大还是小,对于大便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时候大便可能会变得扁平,对于那些肌肉体积比较大的人,很容易就会发生腹痛腹泻的现象!2、大便习惯改变了
事实上正常的排便的习惯,是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变化所引起的,如果存在大肠息肉的话,这时候肠息肉的患者可能会在大便时间次数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可能就会交替发生腹泻或者便秘。所以说如果你有这样的现象的时候,还有腹痛,继续的去检查一下身体比较好!3、大便出现了浓状的粘液血便
肠息肉最常见的就是大便出血,其实很容易与痔疮混淆,所以说一些患者并不是很在意。但是患者一定要分清楚痔疮和息肉出血的现象,一般痔疮出血在大便发生之后颜色比较鲜红。、然而肠息肉出血主要是在大便上面,一般表现为粘液血便就不要简单的认为是痔疮了,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比较好并接受治疗!大便出现的3个异常,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肠道息肉的,息肉越小,手术做起来对身体的伤害也就越小。治疗
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方法较多,临床上多采用内镜下微创切除,病人可免除受开刀之苦。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尤其适合,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内镜切除治疗后的患者其大肠癌的发病率约降低70%至90%。
内镜医生一般根据肠息肉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及数量来确定治疗方案。通常炎症性息肉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至2年做一次肠镜随访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较大的息肉也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夹或尼龙线结扎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另外一些多发的复杂息肉则仍需开腹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电子内镜更新换代,内镜治疗的配件不断完善,目前国内利用肠镜治疗肠息肉及早期肠癌的诊治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钛夹止血,钛夹定位及尼龙圈套扎,黏膜切除术及氩气刀凝固术等国际新技术都已经被熟练应用于肠息肉的临床治疗,这些新技术已能使95%以上的肠息肉病人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
但仍需提醒内镜下切除术后的肠息肉患者,在术后10天内应注意多摄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和过硬的食物,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息肉切除残端发生穿孔及出血,若出现腹痛、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