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m息肉7年变肠癌,有图有真相,教训血

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
一般情况下,肠息肉的生长是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但没人能预料这个“小东西”,何时会“摇身一变”,成为肠癌。这也是为何在发现肠息肉后,专科医生会强烈建议患者及时接受肠镜下切除手术的原因。息肉久变成癌,近日,我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锦华就接诊了这样一个真实案例:7年前,59岁的何女士在接受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里长了一颗绿豆大小的息肉,由于当时血小板低,医师建议调理正常以后再行切除,但何女士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复查追踪,任其自由生长7年,终于演变成为肠癌,错失处理的大好时机。好消息!10月25日,浙江大学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杭州市一集团消化病院院长助理;杭州市一集团瓶窑院区消化内科执行主任金杭斌,将“下沉”瑞金!想要预约金杭斌的朋友提前预约哦!

扫一扫预约专家门诊、胃肠镜检查

预约

胃肠镜预约,

电子结肠镜下,发现“7岁”的息肉已变癌

今年59岁何女士7年前做过一次胃肠镜检查,检查发现肠道内长了1枚绿豆大小(5mm左右)肠息肉。由于当时何女士血小板低,无法行息肉摘除术,医师建议何女士在血小板调理正常后回院复查摘除。5mm有多大?约摸只有绿豆大小,可惜早期的肠镜找不到图像了。小编找了另一张同样也是直径约5mm结肠息肉的影像,让大家有个直观印象。然而,何女士一直没有引起注意,加上当时还忙着工作,于是,就将医师的叮嘱忘在脑后。没想到,近2个月来,何女士出现了腹痛、便血症状,并且还呈现加重趋势,感觉事情不妙,经人介绍医院进行检查。接诊何女士的是我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锦华,依据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陈锦华初步诊断何女士的症状可能是息肉复发和恶化,随后便建议她尽快做肠镜检查。绿豆大小的结肠息肉,放任不管7年后,长大了足足近10倍,成为50mm的病变。检查结果出来了,何女士懵了:乙状结肠距肛15-20厘米可见一不规则肿块,占据肠腔3/4,活检质偏硬,原来的5mm变成了5cm。从肠镜检查所见,基本可以确定,息肉已经癌变,而且已经不是早期!病理检查是肠癌诊断的“金标准”,最后病理诊断结果乙状结肠腺癌,息肉癌变无疑!何女士在我院接受了“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上周五,何女士在我院接受了“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顺利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清扫了周围淋巴结,手术很成功!

定期复查很重要

绿豆大小的结肠息肉,放任不管7年后,长大了足足近10倍,成为50mm的病变。原本是良性的息肉(癌前病变),“质变”成了肠癌。陈锦华院长感叹到:患者错过了两个重要处理时机;第一次机会,在发生肠癌癌前病变前,患者未遵从医嘱在调理好身体后及时回院处理,否则便可祛除癌前病变,预防肠癌;第二次机会,即使息肉刚刚癌变,早期仍可通过内镜治愈性切除。若及时就诊,就可在内镜下进行超微创切除局部早期癌变的息肉,无需开腹,无需切除肠段,可以保持肠道器官的完整性,避免肠癌根治手术带来的巨大手术创伤。可惜,患者非要等到有“腹痛”“便血”症状了才到院治疗,最终需要实施结肠癌根治术,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治疗过程必须承受着肠道器官缺失和较大的创伤,也需要耗费较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陈锦华表示,许多市民对于肠胃健康知识的了解非常不足,她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1)肠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大部分的肠癌来源于肠息肉癌变。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内镜下处理,以达至肠癌的预防。(2)必须树立肠镜健康检查理念,依不同的群体于各自合适的年龄开始接受肠镜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治疗肠息肉,有效地预防肠癌的发生,降低肠癌发病率。及时发现肠癌于早期,以便获得早期治疗机会,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肠癌的病死率,从而减少个人、家庭、社会的医疗负担!

消化专家介绍

陈李华名医工作室

张筱凤名医工作室

本院专家

本周日,国内首屈一指的消化专家张筱凤来了,消化道疑难杂症找她!

点赞!医院董事长潘梨儿获民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国庆快乐︱医院10月省市专家坐诊时间表在这里,快收藏!

这样滴眼药水会毁了你的眼睛

“国庆节”遇见“中秋节”,体检必须优惠!

孩子个子矮,发育早?10月7日来瑞金找儿科学教授施长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z/6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