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院胃肠镜室成功开展内镜

导语:创新决胜未来。新技术、新项目的规范开展,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和更好的服务患者。

临床实例

病例一患者,女,48岁,因“上腹疼痛1年”到我院就诊,建议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下胃体前壁见一大小约0.5cmx0.6cm的息肉样增生,表面光滑,有短蒂”。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交代手术风险、手术方式及费用后同意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肿瘤完整切除,无残留,性质待病理回报,术中无出血,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

病例二患者,男,39岁,因“发现乙状结肠息肉2年余”到我院就诊,要求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我院肠镜检查“进镜至距肛门40cm处见一大小约0.5cmx0.8cm的广基扁平息肉样增生,表面光滑,无蒂,NBI染色见息肉表面腺管开口清晰”。与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风险、手术方式及费用后,于年09月17日15:30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术(性质待病理回报):

肿瘤完整切除,无残留术中无出血,术后正常活动,无特殊不适。

总结

目前微小及小息肉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方法主要是电切术,即应用高频电流,对结肠息肉进行电切、电凝治疗,达到切除、毁损病变的目的。目前主流的内镜下切除术是对于小于5mm的息肉行热活检钳电切术,对于病变为6~10mm的病变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即先应用内镜注射针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病变抬举后用圈套器套住病变应用高频电切除。

内镜下息肉冷切除术简单高效,且使用器械较少、术后并发症低。可以广泛地用于结肠息肉筛查,有助于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造福于广大的患者。

科室联系

科普结肠息肉的症状

结肠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的优点

重点!重点!结肠镜检查可以明显发现结肠病变;特别是息肉。如下图所示:

重点!肠癌演变流程

图/文:许有财黄李桦李春艳董施敏

审核:李燕凤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z/7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