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速途研究院
11月28-30日,第十二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在郑州顺利召开,年会围绕我国现阶段冷链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进冷链行业提质增效而努力。冷链物流产业是指产品在加工、存储、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持品质质量、减少损耗的系统性工程。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超过了10亿吨,其中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了50%,但是目前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流通率。市场需求的旺盛,让冷链物流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年Q3冷链物流行业公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并配合用户调研,分析讨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生鲜电商市场规模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运输中尤其是对生鲜产品会有着较高的要求,常温下极易造成产品腐烂变质、损耗率高等问题,因此发展冷链物流用以解决生鲜产品的配送意义非凡。
年我国生鲜电商的交易规模达到.3亿元,生鲜电商快速崛起,引领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再次爆发。当然除生鲜之外,医药流通也是冷链物流的重要应用领域。据数据显示,在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第一大全材料出口国,医药物流总额已经达到了3.万亿。
全国冷链物流总需求及物流总额
冷链物流系统涵盖了冷冻加工、冷藏存储、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等环节,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冷链物流起步较晚。90年代,大型连锁超市的出现,零售终端冷藏链才逐渐配备,但是在此后20多年发展相当缓慢,且多为企业自建。大约在年第三方冷链企业才崭露头角,从年始,一些具备冷链业务的企业成为了奥运会配送商,冷链物流行业开始掀起热潮。
此后生鲜电商的发展推动了冷链物流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年我国潜在的冷链物流总额约为4.32万亿,仅食品的冷链需求规模就超过了1亿吨。伴随着消费升级,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成为电商、物流企业抢占的高地。
中国冷库总容量
据统计显示,在年我国冷库容量为万吨,折合为立方米,同比增长12.3%,在全球冷库总量排名中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不过我国的冷库分布并不均衡,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到了年,冷库总容量达到了万吨,折合为万立方米,从增长趋势来看,一线城市的冷库总量增长不明显,反而是二线城市,特别是农产品产地和临港地区增长明显,这得益于生鲜电商需求的扩张和食品进出口业务增长等。
从建筑结构看,土建冷库的占比最高,约占据了70%左右的份额,钢结构冷库占比约22%左右,其余为混合制结构。其中土建冷库具有牢固强、寿命长以及能耗低等特点,而钢结构冷库有建设周期短、容量大、使用灵活等优势。
从制冷剂比例上看,液氮制冷系统占据了69%左右,费力昂制冷占据30%左右,二氧化碳制冷展1%左右。
冷链物流模式及部分平台融资
国内冷链物流的提供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运输型、仓储型、城市配送性、供应链型、综合型、电商性还有平台型。
仓储型,即常说的冷库,作为我国的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虽然冷库资源不充足,但是重要性无可比拟。年我国冷库总容量达到了万立方米,其中典型的代表有菲普斯和太古冷链。当然这是外资企业,中国本土也出现不少冷链仓储企业,如生生物流、易鲜冷链等,其中年7月太古冷链物流被万科物流并购。
运输型以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为主,包括干线运输、区域配送及城市配送,代表企业有双汇物流、荣庆物流、众荣物流等。其中双汇物流隶属于双汇集团,众荣物流脱胎于众品集团,双汇和众品都属于肉类产业链整合商,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冷链物流的支撑,随着业务的扩大,物流部门发展成了物流企业。
而供应链型是指从采购端到终端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等业务,即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分销商连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也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模式,代表企业有武汉良中行、鲜易供应链、宇培供应链、九曳供应链、郑明现代物流等。其中成立于年的九曳供应链在今年10月份获得了正大集团数亿元的C轮融资。
此外在今年获得融资的还有综合型的中铁物流,于4月份获得海通创新10亿元的战略投资;城市配送型的唯捷城配,于6月份获得创新工场、赛富资本等1.16亿元的B轮融资。仓储型的生生物流3月份获得协力投资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冷链物流国家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冷链物流行业持续给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