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介绍

一、水杨酸类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的代表。水杨酸盐药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年水杨酸首次从植物中提取获得。年Kolbe以苯酚钠为原料制备了水杨酸并投入商业应用。年Buss将水杨酸钠作为解热镇痛药用于临床,年水杨酸苯酯应用于临床。阿司匹林结构式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酸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于年开始药用。后将乙酰水杨酸命名为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小剂量使用时很少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且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时则较易出现副作用,常见的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偶尔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以及过敏反应等。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而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为不可逆的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抑制剂,结构中的乙酰基能使环氧合酶活动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从而阻断酶的催化作用,乙酰基难以脱落,酶活性不能恢复,进而抑制了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本品主要对环氧合酶有抑制作用,产生解热镇痛和消炎抗风湿作用。临床上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痛经等。水杨酸制剂目前仍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以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最常受累。虽然近几十年来风湿热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非典型风湿热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少见。此外,本品对血小板有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血小板中TXA2的合成。而TXA2具有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可引起血管收缩形成血检,因此,本品还可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或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每天~mg。最近研究还表明: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对结肠癌也有预防作用。而且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被拓展。注: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推荐对非心源性栓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建议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而非抗凝血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Ⅰ级推荐,A级证据)。阿司匹林(50~mg/d)或氯吡格雷(75mg/d)单药治疗均可以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Ⅰ级推荐,A级证据)。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为75~mg/d,阿司匹林(25mg)+缓释型双嘧达莫(mg)2次/d或西洛他唑(mg)2次/d,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药物(Ⅱ级推荐,B级证据)。抗血小板药应在患者危险因素、费用、耐受性和其他临床特性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选择。发病在24h内,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d(Ⅰ级推荐,A级证据),但应严密观察出血风险。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Ⅰ级推荐,A级证据)。发病30d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99%)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d(Ⅱ级推荐,B级证据),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用均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Ⅰ级推荐,A级证据)。二、苯胺类药物早在年就发现乙酰苯胺(acetanilide)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高剂量使用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黄疸,现已停用。后将乙酰苯胺的对位醚化后得到非那西汀(phetacettin),对头痛发热和风湿痛效果显著,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后来发现其对肾脏有持续性的毒性,对视网也有毒性,并可导致胃癌,因此逐渐被弃用。研究显示:非那西汀在肝内主要代谢为对乙酰氨基酚,小部分则脱乙酰而成对氨基苯乙醚,对氨基苯乙醚为引起毒副作用的物质,而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则是一个优良的解热镇痛药。1.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目前广泛用于发热、头痛、风湿、神经痛和痛经的“苯胺类解热镇痛药”,与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活性相当。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的合成与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由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均为各指南推荐的感冒发烧、头痛、肌肉痛的首选用药。对乙酰氨基酚对外周神经系统PG合成的作用弱,故解热镇痛作用强,抗风湿、抗炎作用弱或无抗炎作用,对血小板凝血机制也无影响。2.尼美舒利(Nimesulide)尼美舒利是一种磺酰苯胺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由德国B-曼海姆公司开发,年在意大利首次上市。为发现的第一个选择性COX-2抑制剂,抗炎镇痛的二线用药。研究表明,每天服用尼美利舒~mg对解除疼痛,发烧,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呼吸道炎症,耳鼻喉科疾病,软组织和口腔炎症,痛经,静脉炎,泌尿生殖器疾病及手术后疼痛均均明显优于安慰剂。自年开始,尼美舒利引起的肝损害便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xr/1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