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血很有可能是息肉惹的祸

小儿便血很有可能是息肉惹的祸!

近日,我院内镜室接诊了一位科室成立以来最小的患者。患儿男性,3岁,主因间断腹痛、腹泻、便鲜血12小时来我院就诊,急行肠镜检查,进镜可见直肠散在新鲜血迹,乙状结肠可见1枚约2.2*2.2cm巨大带蒂息肉样隆起,表面充血糜烂。

内镜室朱智宇主任考虑患儿息肉过大,如不及时切除,息肉可能在几年内迅速长大、阻塞肠腔,从而造成肠梗阻、肠套叠。与家属沟通后,在由朱智宇主任、科室人员共同操作下,完成了首例3岁儿童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术后患儿安返病房,经病理证实为幼年性息肉。

小儿幼年性息肉是小儿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发病年龄在3岁及18?22岁呈现两个高峰,男女性别比为男女。通常为单发,且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一般情况下患儿常表现为无痛性血便,也有呈现息肉脱出肛外及自然脱落者,脱出肛外约占24%?65%,自然脱落者为5%?13.2%。当息肉增大阻碍肠道蠕动或蒂柄牵引肠壁时,可引起腹痛甚至肠套叠。低位的息肉排便时可将息肉推出肛门外,可见肛门处一红色圆形肿块,如不及时将其送回,可发生嵌顿坏死。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幼年性息肉的首选方法,它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可以同时进行治疗。内镜下可见息肉呈暗红色或紫红色,不分叶,多有蒂,表面常有糜烂及白苔附着。组织学可见腺管呈囊性扩张,充满粘液及中性白细胞,细胞间质中细胞成分丰富,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构成息肉的腺管无异型,间质内有出血,毛细血管充血,表面上皮常有脱落,故其临床症状多为便血,内镜所见也为充血发红的息肉。

治疗上以内镜下电凝电切为主,术后应严密观察,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迟发性穿孔。如息肉过大无法内镜下治疗,可开腹手术,切开肠管切除。幼年性息肉一经切除很少复发,虽有癌变之报告,但显著低于幼年性息肉病的恶变率。

因此,在临床上当小儿出现反复无痛性血便时,应高度警惕该病,及时行内镜检查。

男,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镜室行政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十二病区及肛肠科行政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北京肛肠学会委员,全国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福建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及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病分会常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分会委员,省医学会及中医药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委员,南平市民革市委委员,南平市肛肠病研究会副会长及秘书长,南平市中医结合学会肛肠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南平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进修于成医院肛肠科、医院PPH、TST培训中心、福建省中医院肛肠科、福建省消化内镜中心、医院脾胃科、福建医科大学研修班。擅长治疗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结肠疾病及疑难病症。擅长消化内镜(胃肠镜)的操作、诊断和介入治疗;尤擅长于微创法治疗痔疮。《实用肛肠病治疗学》、《现代肛管肠瘘治疗学》副主编,《现代外科诊疗学主编》。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联系。肛肠科门诊时间:星期一全天、星期三下午(四楼);消化内镜门诊:星期二、四上午(六楼)。

赞赏

长按







































白瘕风能治疗吗
治白癫疯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xr/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