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切除直径约4cm的结肠巨大宽蒂息肉

北京中科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54.html

近日,46岁的徐先生因大便不成形半年来我院就诊,门诊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显示距肛门20cm的乙状结肠处见直径约4cm的巨大宽蒂息肉,表面分叶状。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副主任、消化内镜诊疗科主任朱黎英评估病变情况:该息肉可以选择内镜下微创切除,内镜下微创切除该息肉会有以下几大难点:1.控镜难,由于息肉位于乙状结肠,术中镜身控制会有难度;2.视野差,由于息肉巨大,且跨结肠袋生长,术中暴露视野难度较大;3.技术难,息肉蒂部可见粗大的血管,且肠壁本身较薄,稍有不慎,极易发生出血和穿孔。但微创切除仍是首选治疗,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患者行电子结肠镜下微创息肉切除术。术中,朱黎英主任首先用尼龙绳充分套扎息肉蒂部,然后用高频电凝切,切除创面血管电凝充分,无裸露血管,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感,亦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现已康复出院。

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朱黎英主任说:肠息肉是常见的大肠疾病之一,结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80%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因此,发现大肠息肉应常规切除。既往我们认为直径在2cm以下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大于2cm的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是相对禁忌的。但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胃肠道息肉均可经胃肠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预防息肉癌变,微创治疗避免了手术引起的创伤,安全可靠,不仅操作简便,且病人费用较低,痛苦小,并发症较少。近几年来,我院已成功切除结肠巨大息肉多例,临床疗效很好,患者满意度高。

朱黎英强调:大肠息肉,尤其腺瘤性息肉,定期肠镜检查及治疗是防止息肉恶变的重要一环。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至关重要。很多人因对肠镜检查心存恐惧而拒绝接受,这种恐惧心理致使临床上很多的大肠癌病例得不到早期诊治,错失治疗良机。我院是山东省消化道早癌项目筛查点,消化内镜诊疗科开展无痛内镜多年,可为患者提供舒适化诊疗,以前没做肠镜的人,第一次肠镜检查最好从40岁开始。

延伸阅读:

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25万,死亡病例约1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20%。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70%,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12%,然而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部分可通过内镜微创治疗获得根治。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40岁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男性结直肠癌风险高于女性。

我国结直肠癌的筛查对象:符合1条和2-3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50-75岁,男女不限;

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3)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编辑

李梦娇

审核郭吉显往期回顾

医院召开重点学科建设动员大会

新闻观察丨开启微创治疗新时代

用责任与坚守书写医者使命丨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纪实

心脏喊“渴”丨通向心脏的三条动脉血管都堵了,医院一次手术解决多个疾患,打赢心脑保卫战

共建文明城市——医院在行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xr/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