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案例
便血一年,直到差点昏倒才去就医。一个医院王梅芳主任接诊了一位面色惨白女患者,入院检查确诊其患内痔Ⅱ期伴随中度贫血,根据患者自身状况,为“其量身定做”了一套治疗方案,运用曙光微创术为其祛除了痔疮。现在该患者已完全康复,每天晚上都去跳广场舞,生活得非常开心。
该患者名叫孙小兰,今年45岁。提到自己看病经历,孙女士介绍说,一年前她在排便时无意间发现便血的症状,便血鲜红色,有时呈滴血状,有时手纸沾血,因为没有其他不痛不痒症状,所以也就没当回事,半年后发现便后有个东西脱出来,开始能够自动收回,再后来就不行了,需用手推回,便后肛门还有疼痛感。由于缺乏肛肠疾病的常识,工作又比较繁忙,医院进行检查。直到一个月前的一天,头晕目眩差点儿昏倒在办公桌前,才被同事医院做检查。
“原来我很害怕痔疮手术的,有了这次看病经历,再也不怕了,原医院手术治疗也很轻松,整个手术过程时间很短,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出血非常少,除了有点胀胀的感觉,没有其他不适,我非常感谢王梅芳主任,她的技术真好,还有医护人员对我的悉心照料!”孙女士说。
王梅芳主任指出,便血和内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虽然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对身体并没有太多明显的影响,可是,长期的便血会引起贫血,不及时治疗,会使病情加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一旦发现肛肠异常,要及时就诊。
大便流血却没有痛感?虽然你没痛苦,但是却不能不管不顾,因为引起无痛便血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内痔、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
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血色呈暗红色,下消化道疾病患者血色多为鲜红色。下面曙光君就详细的介绍一下几种无痛便血的常见症状供大家参考。
鲜血便常于以下疾病:
鲜血便常以下疾病:
1、痔疮:各期内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
2、直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脓血便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不同原因的大便带血表现也有所不同,临证时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大便带血的性状、出血的方式、量及发生发展过程等因素加以考虑。
诊断大便带血的四大禁忌:
忌不问年龄与性别
年龄
成年人大便带血多是内痔、肛裂、炎性肠病等,内痔出血男性多见,肛裂出血则多见于年轻妇女和便秘患者;
儿童大便带血多为直肠息肉、肠套叠;
家族性息肉病多于青春期发病,多为粘液血便;
中老年大便带血则要排除结直肠癌及结肠憩室的可能。
忌不分大便带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
病变部位不同、病种不同,导致的大便带血情况也不同。临床一定要仔细询问、分析患者主诉的病史,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加以重视,以便快速、准确判断病变原因及部位,使检查更有针对性。
少量大便带血一般来源于肛门及直肠、乙状结肠疾病,如内痔、肛裂、息肉、肿瘤等;大量大便带血多见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大肠血管瘤、结肠血管扩张症以及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等。
忌不问大便带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不同疾病的大便带血有其各自的发病特点。
特点
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憩室、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病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大便带血;
中晚期结肠直肠癌可为持续性少量大便带血。
(上述病变的大便带血一般起病均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急性细菌性痢疾、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等大便带血起病均较急。
忌不考虑伴发症状
大便带血的伴发症状对其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伴发症如痢疾、直肠炎症、直肠癌等大便带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
内痔、息肉大便带血则无肛门疼痛;
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
肛门直肠损伤造成的大便带血在近期有注射或手术病史;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
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
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肠病多起病急,伴有发热、腹痛。
一定要做电子肛门镜检查:
电子肛门镜检查无痛性便血原因,该系统采用医用视频及摄像技术,医患双方在检查过程中可同时清晰的观察到放大几十倍的病灶部位,结合肛门指诊,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肛肠问医院
医院是集预防、治疗、康复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师团队。医院开设外科(门诊)/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中医科:肛肠科专业等科室。推出男女分诊、温馨夜诊等人性化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
(以上部分图片及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