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筛查首先要“对号入座”,看自己属于一般人群、高危人群还是遗传性高危人群。
一般人群应从50岁开始筛查结直肠癌。也就是说,50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①结直肠癌高发区的成人: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45岁左右,故我国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可定为35岁。
②结直肠腺瘤患者:
许多研究表明,有腺瘤的结直肠癌粘膜较无腺瘤的正常粘膜癌变的可能性高倍,而结直肠腺瘤患者在初次发现腺瘤摘除后,有30%-50%的患者日后又将发生腺瘤,因此结直肠腺瘤患者在治疗后仍应严密随访。
多发性家族性息肉为一类遗传性疾病,约有40%的后代可接受遗传,一般于8-10岁始出现多发性的结直肠腺瘤(大多数为管状腺瘤,个别为绒毛状腺瘤),20岁左右时,整个结直肠可布满数百个大小不一的腺瘤,如不积极治疗,40岁左右可出现癌变。
③以前患过结直肠癌者:
约有2.5%-11%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可再患原发性结直肠癌。因此,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还应作为高危人群随访观察。
④血吸虫病患者。
⑤盆腔接受过放射线治疗者:
国外有学者报告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直肠癌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4倍,所以可能是高危人群。
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本病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5-10倍,主要危及病变持续活动者,而一时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癌变危险同正常人接近。
⑦结直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大量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病人家庭成员的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于对照组3倍左右,统计分析表明这主要是与共同的饮食结构有关,而与遗传关系不明显。另外,石棉工人、有乳腺癌病史等也应注意患结直肠癌的可能性。
⑧遗传相关疾病:
以下疾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腺瘤性息肉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错构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Juvenile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结直肠癌、IBD尤其是UC或慢性肉芽肿性结肠炎。
⑨其他:
免疫法粪便潜血阳性或慢性腹泻、经常黏液性血便或慢性便秘者。
猜你还想看
造口小问答:直肠癌造口术后大便不规律怎么办?
收入太低,医生要靠兼职维持生计!你怎么看?
结肠癌术后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三大要点必须记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