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钱彦方从息肉结

  结节、息肉与癌症虽然是三种不同的疾病,但却有着相同的致病因素,同为痰瘀、邪毒郁结于内表现于外的有形实邪。其中,结节与息肉邪毒较轻,病根较浅;而癌症邪毒较深,危害极大。因此,有人将结节、息肉与癌症看作似“亲属关系”。   若对结节、息肉置若罔闻、任其发展,无异于对其癌变大开“绿灯”。临床统计数据显示,结节的癌变率约为5-10%,息肉的癌变率约为0.4-30%。

 早在数千年前就有虫类药应用于临床的记载,中药学最早的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讲述了67种虫类药的应用,享誉世界的中药学专著《本草纲目》中将虫类药进行了细致性分类,并将虫类药的数量增至种(也有人统计为或种)。“药王”孙思邈对于虫类药的应用推崇备至,清代名医叶天士更是强调:“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他认为虫类药搜剔疏拔,灵动迅速,有“追拔沉混气血之邪”的神奇疗效。

虫类药在结节、息肉与癌症治疗上的应用

  目前,治疗结节、息肉与癌症通常会采取局部手术切除的方式。事实证明,单纯的局部治疗并不能起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很多患者在治疗后都存在复发的现象,使得治疗反反复复,履陷僵局。   临床实践中,钱彦方主任根据中医“整体观念”的治病理论,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灵活运用虫类药打破了结节、息肉及癌症的治疗困境,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上取得了显著疗效。虫类药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钱彦方主任为我们总结了虫类药治疗结节以及肿瘤的三大优势:   血肉有情之品:中医认为,虫类药乃血肉有情之品,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与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其有效成份更易被人体吸收,副作用也相对较小,对骨髓及免疫抑制作用小,并且有提高免疫机制、升高白细胞及良好的镇痛作用。   搜剔之功显著:《本草问答》中指出:“动物之功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且具有攻性”。植物药往往攻伐不足,而虫类药具有明显的灵动性和穿透力,可以有效搜剔脏腑经络之中的结节与癌瘤。   抗癌成分丰富:虫类药含有多种抗癌活性物质,如蟾蜍中含有蟾酥成份,对皮肤癌有较好疗效,对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白血病、乳腺癌及宫颈癌均有一定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镇痛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经典案例

  家住安徽的聂大爷于年6月时,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经CT检查时发现在其左肺部存在一个约3.4公分大小的占位性阴影,后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当地医生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但聂大爷听同来的亲戚说癌症晚期做手术就是在浪费钱、浪费时间,于是聂大爷拒绝了手术治疗。经与家人商量,聂大爷决定采取中医方式进行治疗。   经多方打听后,聂大爷前来北京找到钱彦方主任寻求救治。初诊时,聂大爷面色晦暗,神疲乏力;钱彦方主任对聂大爷进行了“四诊合参”的中医辨证后,结合聂大爷的各项检查报告为其在“百合二陈汤”的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动物药加减。△钱彦方主任为聂大爷进行复诊   2个月的治疗后,聂大爷面色逐渐恢复光泽,精神状态相比2个月前饱满了很多,癌症各项指标相对之前也有了很大改善,CT检查显示肿瘤病灶已缩至3.0公分大小。这更加坚定了聂大爷中医治疗的决心。

  年6月,经过3年的中医治疗后,聂大爷精神状态饱满,面色红润。肿瘤病灶虽然尚未消失,但已被缩小至1.0公分大小,并没有任何转移迹象。目前,聂大爷依然坚持钱彦方主任的中医治疗,不但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聂大爷还经常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如晨跑、游泳等。

虫类药现代研究新发现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虫类药的研究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通过对虫类药的微观研究,使其有效成分更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研究发现,虫类药中含有丰富的抗癌活性物质和机体免疫调节物质,如蟾蜍中含有的蟾酥成份,不仅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还有良好的镇痛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如地龙含有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地龙素、蚓激酶等重要成分。

  钱彦方主任认为,虫类药为气血之精所聚,其有效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利用,在调整阴阳、补益气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此外,虫类药擅行走窜、攻伐之力显著;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无所不到。在治疗凝痰败瘀所致的各类结节、息肉及癌症上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医院肿瘤科特聘专家钱彦方主任提醒,动物药为血肉有情之品,不但可以很好的恢复癌症患者受损的气血,而且所含有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更利于人体吸收、利用,在调整阴阳、补益气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此外,虫类药擅行走窜、攻伐之力显著;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无所不到。在治疗凝痰败瘀所致的各类结节、息肉及癌症上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预约专家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xr/8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