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医声果断启动PARP抑制剂维持治

复发性卵巢癌是公认的卵巢癌治疗难点,既往规范治疗多为手术+化疗,但居高不下的初始治疗后复发率、以及逐渐缩短的无铂间期,都让临床医生变得束手无策,让患者心力交瘁,这一困境直到PARP抑制剂的出现,让卵巢癌治疗柳暗花明。本次我们将分享一例复发性卵巢癌两度复发后,于维持治疗阶段启用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为患者赢得更长生存的案例。

田媛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以及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

01病例回顾基本资料

患者女性,起病年龄54岁,已婚已育,否认其他疾病病史和手术史;妹妹患“子宫颈癌”。

治疗经过

?初始治疗

年12月因“肛门坠胀一月,腹胀一周”入院。一月前外院行肠镜检查,行“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入院后盆腔三维超声检查提示:盆腔多发实性、混合性肿块(较大者6.4x6.1x8.1cm,5.7x4.7cm);盆腹腔积液(陶氏腔6.7cm,左、右侧腹6.8cm、7.0cm)。上腹部彩超提示:脾脏脏面实质性肿块,腹腔积液(前后径9.3cm)。CA-U/mL。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畅,宫颈光滑,盆腔可触及孕4月大小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固定,无压痛。

初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

患者于年12月17日行卵巢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次广泛子宫切除+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盆腹腔转移病灶切除+部分盆腔腹膜切除+腹腔化疗泵植入术),减瘤满意,达R1级。术后病理:双侧卵巢低分化浆液性腺癌累及左输卵管、双侧宫旁、子宫壁、阑尾浆膜层、盆腔腹膜、大网膜及盆腔转移灶。

最终诊断: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Ⅲc期。

术后患者接受含铂静脉+腹腔化疗(紫杉醇+卡铂)共8周期(年12月~年7月)。第一周期化疗后CA-已降至正常范围,之后维持在10U/ml以下(图1)。超声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化疗期间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和胃肠道反应。治疗结束后,患者开始规律随诊。

图1一线化疗期间患者CA-变化曲线

?第一次复发

年12月,患者复查CA-55.0U/ml,余未诉不适。PET-CT:1.右肺上叶磨玻璃影,部分代谢轻度增高,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可能。2.脾脏包膜下局部片状代谢增高影,不除外转移性肿瘤可能。3.升结肠局部壁厚,代谢增高,不除外肿瘤性病变。4.双侧颈部、纵膈及右侧膈肌脚后淋巴结增多,部分稍大,部分代谢增高,考虑卵巢癌复发(图2)。综合考虑,患者为临床复发。

图2患者第一次临床复发PET-CT结果

由于患者初次手术为R1级,且为全身多部位复发,因此治疗方案选择含铂化疗。年12月~年5月,患者接受脂质体多柔比星+卡铂化疗(静脉+腹腔化疗)共6周期。第二周期化疗后CA-已降至正常范围,之后维持在10U/ml左右(图3)。治疗结束时影像学检查病灶消失。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较一线化疗时明显,主要为骨髓抑制,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年5月,患者再次进入随访阶段。

图3第一次复发化疗后CA-变化情况

?第二次复发

年12月,患者复查CA-23.0U/ml,盆腔三维彩超提示盆腔积液(2.9cm)。此时考虑患者可能为生化复发。NCCN指南建议生化复发者可选择参加临床试验,或者推迟到临床复发再治疗,或者立即按复发癌治疗(2B类证据)。国内指南建议仅CA-升高的患者可选择使用他莫昔芬(Tamoxifen)或其他激素类药物,或者参加临床试验,或者观察随诊直至临床复发,或者立即按复发肿瘤进行化疗。考虑到患者此时PFI不足7个月,于是给予阿帕替尼每日mg口服,每月监测CA-值。

图4患者生化复发后CA-变化情况

口服阿帕替尼第二个月,患者CA-升高至87.5U/ml(图4)。行PET-CT提示:1.右肺上叶磨玻璃影,部分代谢轻度增高,较前相仿,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可能。2.阴道残端代谢无增高。3.腹膜后、双侧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区炎性或非特异性小淋巴结可能。4.右侧腰侧腹、右侧盆壁皮下片絮状影,代谢轻度升高,考虑炎性改变可能(图5)。结合病史,仍考虑为生化复发。为进一步延长PFI,给予患者口服替吉奥50mg,一天两次,连续14天,间隔7天。继续监测CA-变化情况。

图5患者生化复发后PET-CT结果

患者服用替吉奥期间,CA-一度下降至正常范围,但第三个月复查CA-.9U/ml(图6)。再次行PET-CT显示:1.脾脏包膜下局部片状稍低密度影,代谢增高,结合病史考虑为肿瘤转移性病变可能。2.右肺上叶、左肺下叶磨玻璃影,部分代谢增高,不排外为肿瘤性病变可能。3.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左肺多发微小结节或结片、半片状影,部分代谢增高;纵隔小淋巴结增大,代谢无增高,上述部分较前相仿。4.右侧腰腹壁皮下片絮状影,代谢轻度升高、考虑炎性改变可能;阴道残端代谢无增高(图7)。此时该患者确诊为第二次临床复发。

图6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xr/9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