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小肠主要负责营养吸收,大肠则吸收水分、电解质,形成粪便、排出粪便。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持续上升发病增速最显着,但早期诊断比例却不足10%。
误诊、漏诊太多,早癌发现偏低大肠癌危险因素多种多样,病因复杂,不易开展病因预防,但通过筛查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在大肠癌病人中,约8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被误诊为痔疮、结肠炎等良性疾病,有的甚至当作痔疮进行了手术,结果延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许多患者因此不得不做永久性结肠造口。
早期结肠镜筛查对大肠癌治疗十分重要。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经过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不仅减少治疗费用,减轻痛苦,而且可以多活三十年。结肠镜筛查还可以发现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同时将其摘除,从而避免发展为大肠癌。
肠癌的演变过程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肠癌的高危因素1.得过癌前结肠息肉(腺瘤性息肉);
2.直系亲属得过结直肠癌或癌前息肉(腺瘤);
3.各种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
4.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5.长期饮酒、烧烤、腌渍、熏制食品,过多摄入红肉类、高脂肪类;
6.长期坐位工作而又缺乏运动者。
肠癌的高危人群1、50岁后老年人。
2、既往有息肉、炎症性肠病人群。
3、直系亲属有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者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
肠癌的三大早期症状一、排便习惯的改变
在没有腹痛、腹胀等典型症状及任何感染的情况下,持续出现一天排便多次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肠黏膜是否出了问题。反之,一向排便通畅的人在没有任何诱因(如饮水、活动减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排便困难时,也应该考虑肠道出现病变的可能。
二、粪便突然变细
粪便突然变细也是肠癌早期征兆之一,专家建议如果持续发生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三、伴有少量出血
如果发现粪便中夹杂着少量血迹,千万不能忽视,更不能当成痔疮自行处理。这也是早期肠癌的症状表现。
肠癌的预防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按时起睡也可以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2、饮食预防:多吃粗纤维食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是可以预防大肠癌的。
3、增加运动:每天30分钟运动,就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肠道息肉转变成大肠癌。
肠癌的早期筛查很多人都会问到,肠镜痛苦吗?
技术在进步,现在的肠镜和几十年前那可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关键是现在还可以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就像打了个盹似的就可以把检查做完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