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什么西游记丹道,不如学二郎神劈山救母神

白癜风最佳治疗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前言

这两年在年轻群体中,随着漫画《一人之下》里诸葛青开导程序员用《西游记》中的解读西游记中的修行象义,越来越多人也都接受了《西游记》其实是一本丹书的说法,并且感叹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大俗亦可大雅,小说之中也蕴含了修行至理。

星台君就不服气了,今天就要告诉大家,你不光看了假的西游记,还看了假的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传说,你真以为你看的是宝莲灯前传?

不,你看的其实也是一部丹经。

1三教背景的源头——西游记是究竟何人所作?在开始本文之前要先简单的讲讲西游记成书作者的千年撕,才能引出本次要给大家介绍的二郎神劈山救母神功秘籍。《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但究竟是出于何人之手,一直是桩历史公案。

现存百回本《西游记》的最早版本,是出于明金陵世德堂《新刻镌像官版大字西游记》上

没有编者、撰写者和著者的姓名,仅署有“华阳洞天主人校。

华阳洞天主人究竟是谁首先就是个千年撕的问题,学术界主要争执的,作者的正主人物嫌疑人有

1.给西游记作序的陈沅之。

2.陈沅之在序中提到的唐光禄。

3.因为西游记在第九十五回一诗中隐有“李春芳长者留迹”词句。“留迹”意为`留笔,与卷首`华阳洞天主人字样参看,有一定吻合,所以有可能是这个李春芳。

于是数百年来人们都在争这个华阳洞天主人到底是谁。

不过在民间,长期以来,西游记其作者被认定为元代道士—邱处机。

这是因为在清初时,西陵残梦道人汪澹漪笺评刊刻《西游记证道》一百回时,在卷首增添了一篇元人虞集的《西游记证道书原序》,“以为邱长春作,并谓得古本”(孙楷弟《中国小说书目》)。

邱祖西行记与西游记的捆绑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人们就已经把西游记跟道教联系在了一起,并且认为西游记是邱祖写的,所以与全真丹法有关也就很可能啦。

不过这被吐槽之神鲁迅评价为“不根之谈乃愈不可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官版西游记的作者争议之外,还会有人去考证道教全真龙门派道士史志经弟子是《西游记平话》(即古本西游记)的作者等等的去找这些玄学源头。

除此之外,各类其他版本的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的考证,坑就更多了。

至于今天为何我们又都认为百回本的《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中间是经历了下文这么一个过程。

清初学者吴玉搢,在乾隆十年修《山阴县志》时,见到明天启年间《淮安府志》卷十九《艺文志·淮贤文目》载:“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而后山阴人士,阮葵生在乾隆三十六年()撰《茶余客话》时,据旧县志亦主张《西游记》为吴承恩作。到了清嘉庆时期,著名学者焦循在所著《剧说》中曾引阮葵生的资料,并考辩此事。朴学家丁晏在嘉庆、道光年间也完成《石亭记续编》一书,其中也力证《西游记》为吴承恩所作,然后到了清代大学士纪昀根据《西游记》中的“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东城兵司马,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皆同明制”,因此断定:“《西游记》为明人依托,无疑也。”(纪昀《如我是闻》三)。

即便有这么多名人大家发声,但当时也不被人们所重视,大家还是一直因循着汪澹漪的旧说。这一情况一直到民国时期,年汪原放用新式标点刊印《西游记》时,胡适研究了一波才发现尚不知《西游记》作者是谁,于是只好写道:“《西游记》小说之作必在明朝中叶以来一位无名的小说家做的”(参见《西游记考证》)

然后鲁迅先生在年与胡适通信中指出作者为射阳山人吴承恩,在第二年鲁迅撰写《中国小说史略》时,根据天启《淮安府志》及吴玉播、纪昀、阮葵生、丁晏等人论述,认为吴承恩是《西游记》最后加工写定者。至此,学术界见解趋于一致,于是我们的教科书包括现在出版的西游记,上面都会标上大大的吴承恩三字。

虽然也学术界有人争议,吴承恩作的《西游记》会不会只是一部游记作品,而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唐三藏与三徒弟取经的故事,不过还没有关键性的证据能证明吴承恩并不是《西游记》的最终定稿作者。

2《西游记》中的丹道词码

清代较为著名的丹解《西游记》的著作《西游原旨》

无论是全书主线剧情讲的是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还是书中浓郁的尊佛抑道思想,显然怎么想都不会与道教的金丹大道修炼有关,但是《西游记》全书中,就是出现了非常多的丹经术语和思想在内。比如从西游记的章回标题中就可以看出。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第三十回)

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第八十三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第四十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第九十八回)

又或者是比如第二回中菩提老祖传授的口诀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姓名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长。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显然都是有着浓郁的丹道隐喻在内,而吴承恩作为一名儒生,未必能驾驭这类内容。

实际上,在官版《西游记》的成书之初,就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丹书了,比如陈沅之就在序里提到过“旧有叙”

其叙以为孙,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八戒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肾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以心摄。是故摄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之太初,即心无可摄。

所以从《西游记》成书的一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看似充满玄机的宗教隐喻比拟拆析,认为西游记是丹书,并不是近代才有的,又或者说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说法。

但如果简单的以为《西游记》中的丹道思想源自于道教,那么也是大错特错了,因为《西游记》中的大量的丹道术语并不是来自于道教,而是源自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而作为这些民间宗教思想所存在过的载体的,便是宝卷。

3民间宝卷对西游记成书的影响

宝卷是民间宣讲宗教教义的说唱脚本。采用说唱结合的通俗文学体裁宣传宗教教义法规,在唐代的俗讲、变文中已出现,后又有宋代说经、诸宫调、鼓子词的影响,至明代始有宝卷之名。

复读机与咕咕咕的完美结合

宝卷分为讲唱经文和演唱佛经故事两大类。由于其通俗浅易且为百姓喜闻乐见,遂成为民间宗教(如白莲教、红阳教)经典。明正德四年(),罗梦鸿(又名罗清,罗教创始人)的五部六册宝卷印刷出版,各教派纷纷效仿,至万历、崇祯年间,形成宝卷刊行高峰。民间宗教的信徒视宝卷为珍宝,奉为神圣。宝卷大多印制装潢精美,与正统宗教经典无异。

残留下来的宝卷,是我们了解认识研究民间宗教信仰的珍贵资料。清道光年间后,宝卷内容出现两种走向:一种仍为宗教性的坛训和教义,即扶乩通神降坛垂训式宝卷;另一种则逐渐摆脱宗教气氛,以讲唱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主,成为一种曲艺形式,如《五祖黄梅宝卷》、《韩湘宝卷》、《白蛇传宝卷》、《孟姜女宝卷》等。

翻到后面全是纯丹诀的《韩湘子宝卷》

在百回本的《西游记》成书之前,西游记全书的故事素材在民间早有雏形并大致流行的八百余年,在这个故事流通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被各个阶层的人们所接受、解读、和改写,这种传播的过程对小说《西游记》的最终成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就有着民间宗教的许多影子在内。

在早期的《西游记》研究中,《销释真空宝卷》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10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