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对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年4月,医院克服各种困难,一手抓疫情防控,同时坚持派出第九批帮扶麻栗坡县医疗队,奔赴麻栗坡继续开展帮扶任务。
本批医疗队共五名队员,分别来自消化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血液内科、肾脏内科及中医内科,在到达麻栗坡的第二天,队员医院的欢迎仪式,在会上队员们了解了当地的医疗水平及新冠疫情情况,同时各位医疗队员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及专业特长,队长陈莹副主任表示:队员们将“不仅输血,更重要的是要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设备条件,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设备的作用,尽量把本地的患者留在当地治疗,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加强慢病管理;将在前几批队员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医疗、教学、培训工作,为麻栗坡县脱贫攻坚贡献健康扶贫支持。
到达麻栗坡后,队员们主动克服生活的不适应,积极融入当地,增强与当地医务人员的协作,并因地制宜地开展新技术,切实解决当地人民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教学查房、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当地医师的“三基”能力。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已开展新技术2项,分别是“胰岛素泵强化控糖治疗”和“结肠息肉冷切除术”。队员们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充分认可。
5月18日,第九批医疗队全医院会议室线上参加“医院医院发展管理国际论坛”,深切感触“医院建设”的主题内涵,医院王俊院长签署“医院”协议书的历史时刻。
在出发前召开的援滇座谈会上,院领导嘱咐队员们尽快适应当地环境,与当地的同事团结协作,继承和发扬前期援滇医疗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医院的技术、文化和理念,为当地老百姓的健康持续赋能。同时也要做好自我防护,医院是大家坚强的后盾。本批队员出发时,许树长书记、梁爱斌副院长、医务处王飞处长等前往机场为队员们送行,医院还为队员们配备了防护口罩、面屏、护目镜、隔离衣等防疫物资。
短短的时间内,队员们已经适应了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本批医疗队还将在麻栗坡继续工作几个月,队员们表示将在云南这片热土传承“同舟济世,博医精诚”精神,医院重托,为推动麻栗坡县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
医务处
编辑丨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上海市中医示范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入选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牵头的运动-神经-精神学科群,心内科牵头的循环-呼吸-胸外学科群,消化内科牵头的消化-普外-内分泌学科三个优势学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牵头的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检验学科群、妇产科牵头的妇产-泌尿-肾脏-生殖学科两个特色学科群。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医院作为一所医院,执着于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温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传播文化。并以济人济世之心传医者之道,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国际援助、扶贫帮困中发挥了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怀,将同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洒满大地。
原标题:《医院第九批支援麻栗坡医疗队接力赴滇开展对口帮扶工作》